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名篇名句 >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正文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作者:古文学  时间:2017/12/18 11:50:32  阅读:次  类别:名篇名句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朗诵:方明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10月下旬,到达陕北,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诗就是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它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远望云天,抒发了彻底打垮国民党的坚强决心,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
  在手;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苍龙:是一种凶神恶煞,借指国民党.
  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县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
  望断:望得高,望得远.
  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数目.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赏析
  并非“无人会登临意”,诗人毛泽东率众将士于1935年10月7日亲自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气,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毛主席一抒胸中情怀,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望又要开始的新的征战.诗人在此心情是放松的、高旷的.在诗人所写的几首有关长征题材的诗中,就这一首是大好心情从心田里汩汩奔流而出的,没有半点悲烈之气,犹如作者自己所说此时的心境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上半阕一开始,诗人从眺望远景起笔,西部秋景开阔,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北雁在阵阵南飞,仿佛带走了诗人对过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争的回忆及爱恋,接着又起豪气,“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从爽朗、舒畅之秋心转入英迈的青春吟哦,二万五千里长征已在脚下,长城之关口已经到达,好汉的业绩就要进入一马平川的时期,诗人这时的确是幸福而自豪的.
  而且毛泽东式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气犹如“长征是播种机”,这豪气的种子已遍撒祖国亿万人民的心间.它已变成祖国人民表达各自内心英雄豪气的心理定式.他们不仅穿着印有这句诗的T恤衫攀登长城,而且还常常以此句来表示战胜困苦艰难的决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犹如长征也成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一样,诗人在此以古“长城”二字融入了当代生活的精髓,并以此来形容英雄好汉战胜逆境乃区区小事,哪怕经历万千日日夜夜,也不足道哉.
  下半阕,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接着吐出胸臆,随意化出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中三行:“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而这里的“苍龙”出自唐颜师古注引汉代服虔曰:“仓龙,太岁也.”仓龙同“苍龙”,取此意,亦可解,因太岁系凶神恶煞,这里引伸为蒋介石反动集团就是“苍龙”.虽最末二行以设问句出之,但所起作用都是陈述式的肯定句,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夺得最后的胜利.
  此诗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上、下半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织,浑然一体,也是顺其古格;而以古格写今日生活,如此自然俊逸,实属不易.
  再说一点个人对“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二句最初的体会.儿时对季节的变化只知冷暖,而不知用字达意,自然更不能以准确的诗意般的语言来形容秋天.
  我第一次能够说出秋天之美的文字,恰恰就是《清平乐·六盘山》的这头二句.首先是音韵之美吸引了我,接着才感受到画面之美,逐渐还觉得了气味及光影之美,以及“雁”这个字的美;后来又在古诗词中不断读到类似的感受.如秦少游的“目断征鸿南去.”潘岳的《秋兴赋》中的:“雁飘飘而南飞.”以及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心酣高楼.”甚至王实甫《西湘记》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其中最动我心的是王实甫的句子.但不知怎的,或许是先入为主吧,或许是毛诗在此所写秋景的空阔天空以及所注入的某种神秘悠长的浩然之音,我至今对秋天的感受仍基本是从此出发的.后来读了些西方文学,破了自己的一些汉风之境又当别论,暂此不赘.
译诗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
  征战只不过是二万里.
  登上六盘山就象征着胜利,
  红军的红旗在西风中漫卷.
  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背景
  1935年9月12日,北上红军到达俄界的第二天,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报告和结论.他说:我们现在背靠一个可靠的地区是对的,但不应靠前面没有出路、后面没有战略退路、没有粮食、没有群众的地方.“所以,我们应到甘肃才对,张国焘抵抗中央决议是不对的.”会议同意毛泽东的意见,通过《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指出张国焘反对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坚持向川康藏边境退却方针是错误的.中央同张国焘的争论,其实质是由于对政治形势的分析与敌我力量估量上存在着原则的分歧.中央号召红四方面军的同志团结在中央周围,同张国焘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
  俄界会议决定,把红一军、红三军、军委纵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林彪成立五人团领导军事工作.
  俄界会议后,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迅速北上.这时,红军面对的是已被国民党新编第十四师鲁大昌部控制的天险——腊子口.这个山口只有三十米宽,过后就是甘南的开阔地带.如果国民党的胡宗南等增援部队赶到,把山口严密封锁起来,要进入甘南就十分困难了.在这个稍纵即逝的关键时刻,先头部队红四团勇敢机智地一举歼灭鲁大昌部两个营,在9月17日夺取腊子口,为主力红军进入甘南打开了通道.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率领主力红军翻越岷山,在9月28日进入甘肃南部宕昌县的小镇哈达铺.部队在这里整编为三个纵队,共八千多人.
  在哈达铺,毛泽东从当地找到的报纸上了解到陕北有相当大的一片苏区和相当数量的红军.当天,毛泽东在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会上提出到陕北去.
  27日到达通渭县榜罗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正式确定把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的落脚点放在陕北,“在陕北保卫和扩大苏区”.
  这时,蒋介石得知红军已突破腊子口,害怕红军进占天水,威胁西安,急忙调胡宗南等部集中天水一线,防止红军东进.
  红军陕甘支队却继续北上,跨过西(安)兰(州)公路,攀登海拔三千米高的六盘山,冲破了国民党军队的最后一道封锁线,陕北苏区已经在望.毛泽东登上六盘山顶峰时,心潮澎湃,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六盘山简介
  六盘山是我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位于宁夏、甘肃、陕西交界地带.逶迤200余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它以磅礴的雄姿,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
  六盘山历来有"春去秋来无盛夏"之说,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登上主峰远眺,朝雾迷漫,云海苍茫.日出云开,只见重峦叠嶂,层出不穷.
  六盘山有高等植物达788种,乔木林达2.6万公顷.有38种兽类栖息.200种脊椎动物、147种鸟生活在这里.
  六盘山风光旖旎,久负盛名.六盘山旅游区内凉殿峡、二龙河、荷花沟、秋千架、老龙潭、泾河源等休闲避暑胜地是干旱带荒漠地区独存的胜地.春来绿树杂花,天地清澄;夏时凉爽宜人,风光独特;秋时红叶满山,层林尽染;冬时雪尽穷野,银装素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服西夏时曾在这里休养生息,整肃军队,后病逝于此.1935年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此地,后来写下了光辉诗篇《清平乐·六盘山》,今有红军长征纪念亭供游人缅怀.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以独特的自然山水,葱郁的森林景观,浓厚的回乡风情,闻名的长征纪念地,优美的民间传说,凉爽宜人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森林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盘山山势雄伟,巍峨挺拔,山清水秀,历来就有“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之誉,更因毛泽东的光辉诗篇《清平乐•六盘山》而名扬中外.六盘山在长期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了强烈切割的中山地貌,海拔高,相对高度达400米以上.其中,凉殿峡相对高度达500余米,峡谷处悬崖峭壁极为险峻.同时,这些地势特征造成峡谷中溪流交错,水流每到陡落处便会飞泻成瀑或落地成潭,形成潭、瀑、泉、涧,溪等多种水体景观.游人于谷底,水间穿行,会倍感石、水相亲,野趣无穷无.其植被类型,既有水平地带性的森林、草原,又有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出现的低山草甸草原、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矮林等组成的垂直植被景观.植物群落的季相更替,向人们展示了六盘山不断变化组合的自然美景,同时又向人们显示时序的更迭,使人们感受到时光的延续和岁月的流动.六盘山还是一座天然的动物园,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有金钱豹,二类保护的动物有林麝、红腹锦鸡、勺鸡和金雕等.飞禽走兽,在林间溪边出没,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共同构成动态的绝美的自然景画,令人流连忘返.泾源县总人口的97%为回族,积淀着丰富的伊斯兰文化、浓郁的回族风情.另外,六盘山地区广泛流传着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说和故事,如“魏征梦斩泾河老龙”、“柳毅传书”、“鬼门关的故事”等.六盘山还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位置.

毛泽东八改《清平乐·六盘山》(王文元)
  “红旗漫卷西风”背后的故事
2003年的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10周年.为此,我们专门采写了这篇稿件,以纪念伟人.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是一首人们所熟知的诗词.几十年来,《清平乐·六盘山》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并把这首词作为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
可是,人们并不知道,《清平乐·六盘山》原先并不是这个名字,而是叫《长征谣》.当初也不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这个样.这背后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毛泽东八改《清平乐·六盘山》.
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兰州大学的庆振轩等专家学者.
  高峰六盘山
  六盘山是一座著名的山峰,位于宁夏南部山区,海拔2800多米.古代人们称之为大陇山.如今在《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的推波助澜下,六盘山已为全国各地的人们所认识,每年大量的游客慕名前来,感受毛泽东主席在《清平乐·六盘山》中描写的那种意境.
六盘山是红军长征中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当年,毛泽东写下《长征谣》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长征最为艰难的岁月已经过去.
今天人们可以从隧道中轻而易举地翻越六盘山,而在长征中六盘山则是横亘在陇东高原上的一座天险.1935年、1936年,红二十五军、中央红军先后翻越六盘山.1935年9月,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中由一三军团和中央领导机关组成的陕甘支队北上.10月5日,红军进入宁夏西吉县境内.这时,国民党军为了阻截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合,在六盘山一带设置重兵.在六盘山周边有国民党毛炳文两个师、东北军何柱国的骑兵部队,门炳岳及西北马鸿宾的部队,形势相当严峻.
根据敌情毛泽东决定从敌人兵力比较薄弱的青石嘴一带突破包围,穿越平银公路,直插六盘山东边的泾源阳清村.在前进路上,红军战士意外发现在青石嘴一带驻扎有敌人的一个骑兵团.这时已接近中午,敌人正在开火做饭,戒备相当松散.于是红军乘敌不备,发起突袭,消灭了敌军,而且缴获了100多匹战马及十多车物资.红军用缴获的物资迅速装备了一个骑兵侦察连.后来成为开国上将的梁兴初就是这支骑兵侦察连连长.
毛泽东在翻越六盘山的过程中,一边爬山,一边构思了最初的《清平乐·六盘山》即《长征谣》.兰州大学文学院的庆振轩教授认为,《清平乐·六盘山》是1935年10月7日,红军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登上山顶所作,定稿是在这一年的12月.毛泽东在攀登到六盘山山顶上,极目四望,真正体会到了秋高气爽的北国风光之后,回想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如今都已成为过眼云烟,那些至今仍坚持战斗在南方的同志们怎么样了呢?经过二万五千里艰险路程,无数战斗锻炼过的红军一定能够战胜所有的困难,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世界来.想到这些,一种难以言表的思绪涌上心头.于是,也就诞生了一首名传千古的绝妙好辞.
  行军歌曲《长征谣》
今天人们看到的《清平乐·六盘山》,并不是现在的样子.毛泽东最初写《长征谣》除了抒发自己的情意外,还有鼓励红军战士行军的作用,所以最初的《清平乐·六盘山》带有行军歌曲的性质.庆振轩教授介绍说,阿英曾经在他的《敌后日记》中抄录了1942年8月1日新四军《淮海报》副刊上刊登的两首毛泽东诗词,其中有一首是《长征谣》,当时是这样的:“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两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两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没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有专家认为,这就是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的初稿.
《长征谣》相比《清平乐·六盘山》的口语和重复之处较多,这也是毛泽东日后修改的原因之一.我们现在读到的《清平乐·六盘山》是经过多次修改以后,才最终定稿的,专家研究认为,毛泽东对《长征谣》前后修改了8次,才成了《清平乐·六盘山》.但是,无论如何修改,其结构大体相同,修改的仅仅是个别用词.
前后8次修改并没有影响到它的传播.毛泽东在六盘山顶上,写出这首词后,立即在红军队伍中传唱.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流传的地域也越来越广.新四军《淮海报》上刊出之后,1949年6月再版的天津知识书店出版了关青编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书,在这本书中这首词题为《咏红军·长征》,分上、下两阕.1949年8月1日,上海《解放日报》刊登了这首词.1955年编辑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中再次收入了这首词,它的题目被改为《毛泽东同志长征词·清平乐》.正式发表于1957年1月号的《诗刊》.随着一次次的刊登,毛泽东也对这首词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到《诗刊》刊载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词中重复的地方和口语化的地方被删掉了.如:“同志们呀同志们”在《清平乐·六盘山》中就已经看不到了,因为《长征谣》已经完成了它行军歌谣的使命.“红旗漫卷西风”在《长征谣》中是“赤旗漫卷西风”,在最早刊载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是“旄头漫卷西风”,196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一书中,毛泽东才将其改为“红旗漫卷西风”.这样用红旗对比天高云淡的蓝天,尽现红军战士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慨.  
  八次修改成华章
庆振轩教授长期致力于唐宋诗词的研究,在下工夫研究唐宋诗词的同时,也对革命诗歌进行了研究,先后出版了《毛泽东诗词辑注》、《领袖诗词与军事思想》、《周恩来诗歌全集辑注》等作品.在采访中他认为,“从《长征谣》到《咏红军·长征》再到《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对这首词先后修改达8次之多.仅是《清平乐·六盘山》中的“红旗漫卷西风”中就先后有三次.
从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的严谨态度可以看出,伟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雄才伟略,而是经过多次磨难,一次次地锤炼才成为伟人的.纵观毛泽东诗词,基本上都有修改,向毛泽东提出修改意见的有知名的学者专家,也有普通人.不论什么样的人,只要提出有道理的修改意见,毛泽东总会认真听取,综合归纳,融入修改自己的诗词之中.最终毛泽东也成为国内外公认的诗词大家.
“文章不厌百回改”,在毛泽东修改诗词的背后,其实是伟人人格魅力的展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吸取别人提出的意见建议的写照,唯其如此才能在紧要关头,作出正确的选择,最终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王文元)

忆当年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一词诞生始末(曹英华林云安)
镌刻在六盘山吟诗亭石碑上的《长征谣》.
  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是六盘山.六盘山位于宁夏南部山区,海拔2800多米.
  1935年10月7日,时值仲秋,天高云淡.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率领的红军指战员,刚刚取得了青石嘴对敌战斗的胜利,意气风发地登上了六盘山.望着晴空下随风飘扬的红旗,毛泽东目穷千里,心潮澎湃,激情满怀,不禁吟道:“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正是这首气吞山河的《长征谣》,后来经毛泽东先后8次修改,成为他诗词中的得意之作——《清平乐·六盘山》.如今,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里,珍藏着毛泽东4次改动的墨宝.
  据研究该段历史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的馆长回忆,红军翻越六盘山的当晚,红军总部机关和毛泽东就宿营在彭阳县河阳洼村.毛泽东住在村民张有仁家的窑洞里,在闪烁的油灯下,毛泽东趴在小炕桌前记下了山巅上吟颂的《长征谣》.此歌谣一出,即在红军及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广为流传,并于1942年8月1日在《淮海报》副刊上全文刊登.
  1949年8月1日,上海《解放日报》公开发表了这篇由毛泽东作过删改的诗词,使用的词牌便是《清平乐》,内容便是今天人们所读到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从《长征谣》到《清平乐》,经过8次改动后,尽管内容没有实质性变化,却删去了一些反复出现的呼语和重复句.句中除了将“屈指行程已二万”的“已”字删掉以符合词的格律外,还将“望断南归雁”的“归”字改为“飞”字,将“赤旗漫卷西风”的“赤旗”改为“红旗”,将“今日得着长缨”改为“今日长缨在手”.
  1957年1月《诗刊》创刊,毛泽东在应邀将这首词抄录发表时,又把词中“红旗漫卷西风”的“红旗”改为“旄头”,并写下了横、竖两幅书法,供《诗刊》选用.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1959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布置北京人民大会堂“宁夏厅”时,想将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一词手书题刻在宁夏特有的贺兰石上得以展示,于是,自治区领导请董必武副主席向毛主席报告.1961年,在江西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挥毫泼墨书写了《清平乐·六盘山》一词,并回复一封信:“必武同志:遵嘱写了六盘山一词,如以为可用,请转付宁夏同志.如不可用,可以再写,顺祝健康!”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这次书写时,毛泽东又把“旄头”写成了“红旗”.
  2005年9月,宁夏人民为纪念长征胜利69周年,将原来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扩建为“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并在20多米高的纪念碑上镌刻上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一词,旨在用长征精神激励后人.

推荐名著

灵活用工 灵活用工的好处是什么?PSTN pstn是什么,功能是什么Pure SPURE是什么意思啊 ???10月15日,申通快递盘中一度下跌5%。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国家有多大RPG游戏 rpg游戏是什么?氯化钠注射液 氯化钠注射液有什么用回报社会 懂得感恩回报社会发言稿超现实主义 请问“超现实主义”是什么意思?微软商店 如何重置微软商店?Beast 关于BEASTOK便利店 如何激活ok便利店vip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