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诗文 > 灵隐寺原文、翻译及欣赏 正文

灵隐寺原文、翻译及欣赏

作者:古文学  时间:2017/12/14 14:17:40  阅读:次  类别:诗文 汉朝

【原文】: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求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原文作者】:宋之问

【鉴赏】:

    作者宋之问(约656-712),字延清,一字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初唐诗人,善五言,精诗律,跟同时代诗人沈佺期一道最后完成了律诗“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任务,对于律诗形式的定型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首《灵隐寺》诗,本事不详,但艺术上颇有特色。

    灵隐寺位于杭州武林山下,是杭州四大丛林(即寺院)之一,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相传印度僧人慧理因爱慕西湖的山水,穿着布袜草鞋,特地从遥远的印度赶到杭州来宣讲佛法。他登上武林山,惊叹道:“此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便住下来筹建了灵隐寺,还给山峰取名为飞来峰。(参见《淳祐临安志》)

    诗一开头便点题,先从大处落笔,写山之高峻、寺之静穆:“鹫岭郁岧嶢,龙宫锁寂寥。”鹫岭,即印度灵鹫山,这里指飞来峰。,形容山势峥嵘重迭。龙宫,相传龙王曾拜请佛主入龙宫讲经,故称佛殿为龙宫。这里指灵隐寺。这两句描绘的是一幅静的画面:静止的山是无休止的静,静寂的寺则清静寥落;而接下来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动景:“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辽阔的大海里跃出一轮红日,冉冉升空,何等辉煌!奔腾的大潮涌进钱塘江,惊涛拍岸,激起千堆雪,何等壮观!这两句写得既有气势,使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感情豪迈;又不离诗题,如此景致,乃灵隐寺楼头所见、寺门所对。这就又反过来烘托了灵隐寺之居高势雄,不同寻常;而且将山、寺、日、潮联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动静相映的生动画面。这两句是最为人称道的名句,争相传诵,一直脍炙人口。相传宋之问作此诗时,有了首联,下面苦吟不得,当时隐匿在灵隐寺出家为僧的骆宾王替他续上了这一联。附会未必可信,但可见这两句诗影响很大。

    接下来描写了一个与灵隐寺有关的美好的传说:“桂子日中落,天香云外飘。”桂子即桂花,因其朵小而称子。民间传说:月宫中有桂树,每逢八月中秋,有桂花从月宫飘下,落在灵隐一带。白居易词《忆江南》第二首忆杭州的描写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句。天香,《法华经》说是天上佛国之香,唐人诗中多借指寺院中礼佛时所焚的香,习惯上也用以指名贵的花香。这里可理解为双关,即兼指二者,桂花之阵阵清香和寺院里所焚的缕缕幽香,和成一气,弥漫在空中,飘浮在云间,给佛教名寺蒙上了一层美好神秘的色彩。在全诗中也是令人品味的空灵之笔。下面“扪萝登塔远,刳木求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四句,是写灵隐山周围的景致,都是实写。诗人攀着藤萝登塔望远,顺着引水的刳木寻求泉源。刳木,剖开竹木,挖空了心,以为从山上引水的渠漕。那经薄霜而格外盛开的山花和未凋的红叶,互相映衬,赏心悦目。在这脱离尘世的仙山佛地,在这万物适性的大自然中,诗人回想自己自幼喜欢远方异景--“夙龄尚遐异”,今天到这里搜奇探胜,研讨佛理,顿觉洗去了不少人世间的污浊和烦恼--“搜对涤烦嚣”。于是乎诗人禁不住兴发出“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的出世之想。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在今浙江天台县。天台山的溪上有一座长而窄的石桥,下临深涧。结句抒发了诗人洗心涤虑后向往超然出世的心迹。

    这首诗结构上看似不太谨严,但实际上层次很清楚。起时扣紧诗题,而以写景承,以抒情结。另外,全诗很讲究锤炼字句,如首联中一个“郁”字,表现了飞来峰上树木葱茏,郁郁苍苍;一个“锁”字,写尽了寺院佛殿的清静空寂。而“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两句,不但对仗工整,而且气象恢弘,意境壮阔。又如“桂子日中落,天香云外飘”两句,也在精工的锤炼中,蕴藉着一种美好的、清幽的意趣,令人心驰神往。

今年新三板公司有望超越A股天准科技去年盈利1.07亿元拟每10股派发3元2021年基金发"红包"超700亿,一天最多发20个千兆2020年净利润10.46亿元,每10股派现金120元海富通基金:市场再次触底,看好结构性机会2020年A股分红超1.5万亿元,银行业最"大手笔"从牛股到低价股!雅高控股一小时市值蒸发450亿2021年公募分红超1000亿!同比激增近170%亿亿股份拟募资1亿元,注资子公司等。亿亿股份:关于上市指引及备案的提示公告亿亿股份去年宣布冲刺IPO营收6.32亿元亿亿股份拟首次公开募股,目前正在接受华融证券上市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