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名句 > 唐诗宋词中描写爱国忧民的诗 正文

唐诗宋词中描写爱国忧民的诗

作者:古文学  时间:2015/7/2 9:18:59  阅读:次  类别:名句 其他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感时局艰危,思立志报国,从蒿莱中拔剑出行。诗人用拔剑这一动作来表现为国尽忠的志向。语句慷慨,正气长存。


    注:蒿莱,野草,针对在朝而言。这里指未出任作官,即在野。阮籍《咏怀》言:“贤者处蒿莱。”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国仇未报,怎么能成名。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融合在一起,体现出李白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今天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借用西汉傅介子刺杀贪财的楼兰王,为国立功的典故,来表达边塞战士的爱国热情。语气慷慨,气势雄壮。


    注:楼兰,出自西汉傅介子故事:由于西域楼兰王贪财,屡杀来西域汉使,傅介子计斩楼兰王。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并不是因为听到了陇头流水声思念故乡而断肠,也不是因为听到雍门凄凉的琴声而落泪,是因忧国而悲痛,见百姓被蹂躏而伤心。这是诗人忧国忧民的写照。诗人用婉曲手法,折来绕去地暗示,从而使语意突出,语言含蕴。


    注:陇头水,古乐府“陇头歌辞”,写行人听到陇头水呜咽而引起乡思。雍门琴,战国时有善琴的雍门子周,去谒见孟尝君,引琴鼓之孟尝君听了,感动得落泪。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但愿我的心能象浩荡的长风一样,吹去祖国天空中的万里乌云。诗句充满了一种千古不灭的浩然正气,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情怀。感人肺腑,激人奋起。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为国担忧以至夜不能寐,这绝非言过其实,而是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李白对国事的关心,确实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



楚怀奏钟仪,越吟比庄舄

    借钟仪怀楚、庄舄吟越声的典故,言自己也象当年的钟仪、庄舄一样,强烈怀念自己的故乡,忘不了自己的祖国,虽身在他乡,也不能相忘。


    注:钟仪,春秋时楚国人。被晋俘虏,仍戴楚国帽子,晋君让他弹琴,他奏楚国乐曲,以表示不忘故土。庄舄(xì),春秋时越国人,在楚国做高官。生病时口中还讲越语,说明自己思念故国。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与友人相邀,以谢安为榜样,为实现“济苍生”的夙愿而努力。诗人借用谢安东山再起的典故,表达自己要实现匡国济民的志向和信心,既是劝慰友人,同时也是激励自己。


    注:谢公,即谢安,东晋人,字安石。他隐居于东山,朝廷屡召不出仕。直至四十岁后始出山,曾任宰相,破前秦军,获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世人曾说过:“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终一起,指谢安终于出山参与国家大事。相与,共同。济,拯救。苍生,百姓。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终日萦念长安,就好象是出现在梦里一样,可望而不可及;什么时候,才是归期?诗人通过对长安深切的思念,流露了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再回朝廷,报效祖国,匡扶社稷的意愿。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人登上凤凰台,触景生情,以“浮云”喻奸邪,以“日”喻帝王,感慨奸臣蔽贤,皇帝无能。于迷茫之中,看不见都城长安,深感忧愁。抒发诗人报国无门、忧国忧时的沉痛感慨。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天宝八年(749),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此诗即为诗人赴安西途中所作。这四句说:到万里之外的边塞是为了尽心王事自身则一无所求。也知道边地艰苦,岂是为妻子儿女筹谋。诗人慷慨激昂,直抒胸臆,表达了以身报国,不畏艰辛,公而忘私的爱国精神。


    注:塞垣,指边塞地区。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跨上战马,佩带胡钩,策马翩翩,飞驰陇头。从小思图报国,不是为封侯。这首诗是作者为送友人出塞而作,描绘了友人戎装出征的英姿,赞美友人不求功名,只思报国的高尚情操,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希冀立志报国的豪情壮志。


    注:胡钩,一种弯形的刀,这里泛指刀剑之类。陇头,陇山之巅。



身在远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诗句暗示了时局艰难。诗人虽远离京都,身在远蕃不参预朝政,但对动荡的时局仍千思百虑,忧心忡忡,其爱国热忱跃然纸上。“百”、“千”,强烈地显现出诗人为国事忧虑的深重。


    注:身,指自己。远蕃,高适当时任蜀州刺史,远在州县,故称之。蕃,藩篱,意即屏障,指边远之处。预,干预或参与(朝政)。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人生来是有情的,目睹昔日繁盛的曲江圣地,今日却萧条冷落,怎能不触景伤情,泪吞胸怀;大自然却是无知的,花儿依旧自开自谢,碧水仍自悠长流,永无终极。诗人以无情反衬有情,更显诗人对长安沦陷、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之情。日落黄昏时分,为防备人民反抗,胡骑纷纷奔上街头,横行骚扰,以致城尘土飞扬。此时悲愤难抑的诗人,忧心如焚,想回到城南住地,却走向了城北。用竟然不辨南北的行动,曲折地暗示诗人思绪的迷惘烦乱和内心的巨大哀恸,手婉转,余音不尽。


    注:臆,胸膛。泪沾臆,吞声哭。



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

    国家残破,人民流离失所。诗人宏图难展,携家漂泊,国愁家忧郁结心头。此诗句形象地反映了诗人的愁情。诗句先写“愁眼”所见景物:清冷萧瑟的秋日,寒凉的城菊花孤独地自开自落,空中的断柳随风飘荡,凄凉的景象更增添了诗人的愁情。此时又传来催人泪下的胡笳声,这怎能不使颠沛流离的客子潸然泪下。诗中以愁写惨景,再通过惨景遣愁怀,从而有力地突现出诗人浓重的深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辅佐幼主,欲统中原,然而壮志未酬身先死,引起后来的仁人志士无限悲痛,泪落沾襟。诗人对相孔明才略未尽的慨叹之情,饱溢于字里行间,其中隐含着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心。情调慷慨悲凉。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亲朋们杳无音信。饱经沧桑,年老多病的诗人,只伴着一叶孤舟四处漂流。可是诗人又想到关山以北的战区,那里正处于兵荒马乱之中,而自己却不能为国家尽一点薄的力量,不禁依着窗户,老泪纵横。诗人在个人生活如此困顿的情况下,还这般关心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拳拳忠心可感天动地。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如果能长久地为国征战,报效国家,又何须要活着进入玉门关?主人公直抒胸臆,表现了戍边将士为国尽忠,置生死于度外的爱国情愫。


    注: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战旗随风飘扬,插满阴山脚下。为了保卫祖国的疆土,英勇奋战,歼灭敌人,决不让胡人一匹战马逃生。诗句抒发了边疆将士为了国家安危,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勃勃雄心。


    注:阴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平生报国愤,日夜角弓鸣

    一生的夙愿就是为国家出力,为国雪耻。日夜习武健身,强肌练体,以待国家危难之时奔赴疆场,挥力杀敌。抒发为报效祖国,日夜备战的赤子之情。


    注:角弓鸣,谓习射演武。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我准备买把宝剑,明朝归去投师于猿公学舞剑。这虽然是诗人持文为国屡遭挫折,才要改弦易辙,弃文为武的;但面对藩镇割据,战患连年的现实,他不因个人的怀才不遇颓废,而是要振起“学剑白猿”、投笔从戎,兵戈治国,这确实不失为爱国主义诗人。


    注:若耶溪,在越州会稽东南,相传这里出名剑。据传春秋时,越国的欧冶子曾在溪底铸剑。这里指宝剑。猿公,传说中善剑术的仙猿。见买,拟议词,拟买,准备买。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请君暂且登上凌烟阁,看看二十四个功臣的画像,又有哪一个书生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呢?以历史人物的身世作缘由,把弃笔从戎,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铮铮作响地捧现在读者前。当然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诗人要改文为武这是和仕途为高官相联系的,也是由于事文而怀才不遇所至。


    注:凌烟阁,据《大唐新语》记载,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命阎立本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像于凌烟阁,并亲自作赞。若个,哪个。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有志男儿为何不身佩宝刀,奔赴疆场,收取关塞河山?藩镇割据,战祸连年,民不聊生,举笔取仕与之无补。于是诗人大声疾呼:好男儿要以除国难为己任。这充分显示了诗人急切救国的愿望。设问句的运用,构成顿挫强烈的节奏,有力表达了诗人激越的豪情。


    注:吴钩,弯形的刀。这里泛指宝刀。五十州,指被藩镇割据的五十余州郡。



今朝擎剑去,何日刺蛟回

    今天你擎剑而去,什么时候能刺死蛟龙、胜利凯旋?诗句写出了对友人殷切期望,希望他在平定边界的骚乱中为国出力。诗人渴望国家安定、国力强盛的情怀溢于言表。



默默心自问,于国有何劳

    此句写默默地扪心自问,对于国家我究竟作了哪些贡献呢?作者写此诗时,年事日高,官职也不断上升,俸禄也随之增加。因而,诗人自责:是否为国、为民付出了相应的辛苦?诗人虽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但其爱国,爱民之情溢于言表,忠诚之心天地可鉴。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诗人独登城楼北望,但见京都渺茫。用夸张的手法言即使鸟飞尚需半年之久,人行则更无盼望。流露出深深的依恋京都之情。



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

    假如自己闭口不淡强国的主张和见解,作为壮士就会感到耻辱,而自己对朝廷的呼吁,却又无人声援响应。表达了诗人极端苦闷和矛盾的心情。


    注:阍,宫门。



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

    汉初的大将韩信、彭越和唐初的名将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勣均已死去,朝中再也没有这样的大将可以受任去削平叛乱了。表现了诗人对当时朝廷的失望之意,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



安得封域内,长有扈苗征

    怎样才能在中国的领域内,象夏禹和启征服扈苗那样平定藩镇的叛乱,实现统一祖国的大业呢?这里饱含着作者为国家统一而费尽心神的感情。


    注:扈,古国名,亦称有扈,在今陕西户县。《吕氏春秋》记载“夏后相与有扈战于甘泽”。苗,古族名,亦称有苗、三苗。《墨子》记载“昔者有三苗大乱,天命殛之,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



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

    我要用乐礼培养燕赵一带被叛逆的藩镇占据多年之地的百姓,使他们成为有传统文化教养的人。要用兰芷的香汤重新洗涤河湟地区,使那里的版图千干净净地归入圣朝之中。诗人满怀无限激情,表达出自己的大志所在,即为国、为民解除内忧和外患。


    注:兰、芷,香草名。借指传统的思想教养。河湟,指西北湟水流域及同黄河连接地带(今青海西宁及甘肃、兰州一带),当时被吐藩占据。



臣实有长策,彼可徐鞭笞

    我确实有好的办法,可以狠狠地打击来犯的北方少数民族——回鹘,并把他们统统驱除干净。诗人在未得到重用之时,就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为朝廷驱除侵略者出谋划策,其爱国之情感人肺腑。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诗人激情满怀,颂扬牧羊驱马的河湟百姓虽身着异族服饰,受尽屈辱,但是,他们的心并未被征服,仍然牢记祖国,盼望着河湟的早日回归。


    注:戎服,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的服饰。



半夜龙骧去,中原虎穴空

    夜半之时,李愬的逝去,将使中原再无这般文武双全的大将了。诗人将李愬比作王濬,说明去世的李想地位的举足轻重。后一句语意双关,一方面说李愬去世后,宅空无人;同时又包含李愬一死,则从此中原无人之意。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之情。


    注:李想,中唐元和间,曾率兵讨平藩镇吴元济,有功,封凉国公。龙骧,是指晋时大将王濬,曾被封为龙骧将军。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身居潭州官舍,薄暮时分,独自登楼,触景兴感,不禁想起古今的许多情事。这是抒怀之作,诗人面对当时腐朽的统治集团,一缕伤感之情,蕴满胸中。诗句质直真切,颇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注:无端,情不自禁地。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诗句意谓常常想着年老的时候驾一叶轻舟隐遁江湖,但须在年轻之际,先做出挽回国家衰微局势的大功业。抒发了诗人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爱国抱负。


    注:江湖,泛指隐士生活的地方。回天地,指回转天地的宏伟事业。



西都耆旧偏垂泪,临老中原见朔风

    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的父老,都为北方边地重归唐王朝而欢欣鼓舞,为重见北方边地的民情风俗而感动得高呼万岁。诗句描写收复失地后民众的激动场景,显示了诗人对于巩固边防、求得国家和平安定的热烈向往。议论和抒情融洽地结合,使读者产生强烈共鸣。


    注:见朔风,重见北方边地的民情风俗,指北方边地重归唐王朝。大中三年,吐蕃内乱,原先被吐蕃侵占的秦、原、安乐三州(在今甘肃、宁夏)及石门等七关,乘机摆脱束缚,回归唐王朝。八月间,三州士民千余人到京都朝见皇帝,欢呼雀跃,当场解除吐蕃服装,换上唐朝衣冠,群众都感动得高呼万岁。耆(qí),旧,父老。



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

    壶关一带有猖狂的叛乱者,希望霍山神能再立当年斩宋老生的功勋,早日帮助朝廷消灭刘稹,结束割据的局面。诗句借祈神,抒发对割据势力的愤恨,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迫切心情。


    注:壶关,刘稹的老巢潞州,(今山西长治市)附近有壶关山。老生,隋朝将领宋老生。据《旧唐书·高祖本纪》,李渊曾得霍山神的帮助,依言进军,果斩宋老生。



爱君忧国去未能,白道青松了然在

    尽管五屋山上的白道青山至今还了然在目,诗人不胜向往之至,但由于爱君忧国,却欲去而不忍心。诗人虽然长期怀才失意,但仍表现出积极问世、报效国家的强烈爱国思想。诗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政治热情,感人肺腑。


    注:了然,清楚的样子。



自古浮云蔽白日,洗天风雨几时来

    天空飘浮的云彩遮蔽住阳光是常有的现象,但诗人还是盼望着洗刷天日一新的风雨能早日降临。诗句所咏的并非只是自然现象,实是希望战乱的动荡早些结束,国家早日恢复安宁。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

    流寓于天涯海角的“烈士”,面临国家朝政的巨大变故,痛感自身无能为力,爱莫能助而枉自伤怀、悲愤;就是九泉之下的“强魂”有知,也定将悔恨莫及。诗人用对照的写法,抒发了己的愤慨之情。笔力劲拔,感情激越。清人吴汝纶评述道“提笔起作大顿挫,凡小家作感愤诗,后半每不能撑起,大家气魄所争在此”。(《韩翰林集》)


    注:烈士,古代称呼气节刚烈之人,这里是诗人自称。强魂,指昭宗时宰相崔胤,他为铲除宦官势力,引进朱温兵力,结果使唐王朝陷入朱温掌握之中,自己也遭杀戮。噬脐(shìqí),原意是咬自己的肚脐,这本是够不着的,后比喻悔恨不及。



满目墙匡春草深,伤时伤事更伤心。车轮马迹今何在,

    十二玉楼无处寻诗人在这里虽然说的是旧居的残破:满目春草萋萋,车马迹灭,玉楼难寻,令人伤心;其实是刻画了整个晚唐社会破败的景象和唐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复杂感情。



曾为汉帝眼中人,今作狂胡陌上尘。身死不知多少载,冢花犹带洛阳春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意是说:遥想当年昭君曾是汉元帝眼中的绝色佳人,可今天却成了异域野外的冤魂。诗哀叹昭君的命运不济,亦是暗指众多的人是统治者的牺牲品。接下来是说,昭君不知作古已有多少年,但每年春来,她坟上的野花,总有同洛阳牡丹相似的风姿。诗人用浪漫主义的奇想,意在说明昭君国远嫁,心中久久怀念故国的这种精神至死未变。诗人借咏史,抒发了爱国之情。

早晚回鞭复南去,大衣高盖汉乡风

    今日为平定外族的入侵执剑来到塞上,他日消灭了敌人,跃马回鞭,荣归故里,让身后的斗篷高高扬起,去拥抱故乡的春风。诗句乐观向上,表现了作者誓杀仇敌、早日凯旋的爱国豪情。诗人不说自己对故乡风的亲切之情,而说让自己的军衣去和故乡风亲近,自有新意在其中。



计日功成后,还将辅圣朝

    诗意是说:等到你在四川为国立功之后,还希望你返回京都继续辅佐圣朝,为国民造福。诗人虽为出家人,但仍以国事为重,以此劝诫同道,共勉共励,实为可嘉。



力拔山兮势雄,气贯日兮虹霓。月正明兮磨枪砺剑,星未落兮击鼓掀旗

    有项羽力能拔山的磅礴威势,有荆轲气贯虹霓的浩然正气。每当明月在中天便磨枪砺剑,繁星还未消失的清晨就击鼓练兵。这四句诗写出了诗人精报国、气压群寇、肝胆映日的气魄,同时也写出了诗人“闻鸡起舞”效忠国家的义举。诗人曾在抗击安史乱军、保卫祖国大好江山中立下奇功,最后以身殉职、壮烈牲。



报恩无有日,归国定何年

    不知什么时候能重返故国,报答君王的知遇之恩、父母的养育之情?亦不知何年何月再返故土?句中流露出诗人绵绵的思亲报国之情和悠悠的念乡之意,以及这种愿望无法实现的感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操持硬弓,拿起利箭,凭着英武豪壮的胆气,一定能把弓拉得如同月亮一般圆,把箭射得象流星一般猛。这就能驰骋西北边庭,把侵扰大宋江山的贪残凶狠的西夏与北辽打它个落花水,片甲不留。句中化用《九歌·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与词中描写打猎的事情相吻合,不仅倍增新奇之感,而且衬托出主人公消灭外虏,捍卫祖国的雄气概。


    注:会,定要,一定能。雕弓,饰有花纹的力弓。天狼,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喻指敌人,这里指西夏或辽国。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

    边地发生了战事,我却不能请取长缨,捉拿西夏的酋帅,靖边安邦,故而,随身空佩的宝剑在西风中发出愤怒的吼声!晋王嘉《拾遗记》说颛頊有曳影之剑,“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词人运用典故,借剑吼抒发报国无门的满腔义愤。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词人请求悲哀的长风将其热泪吹过扬州,以此向中原父老传达自己的忧国之愤。句中“扬州”,是当时南宋抗金的前线,这里把无情的风写成有情的“悲风”,运用夸张笔法,诗句悲壮,寄慨深沉。


    注:倩,请人代替自己做。



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

    此二句明写乡思,实攄忧国伤时之情。前句诘语作势,把久绕心头的要事以重笔泻出。词人本来清楚自己的故园在哪里,偏偏明知故问,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后句用景语作答,南国地貌江河纵横交错,“水随天去”,广邈无际,难辨方位,更不晓得“乡关何处”。这里以“水云浩荡”映衬了因故国沦丧而不得恢复的迷茫心境。



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中原沦陷,祖国分裂,整个民族在黑暗的岁月中倍受熬煎。然而,把持朝政的投降派坐视国家的衰败,醉生梦死、麻木不仁。对此,诗人悲怆并至,感慨不已。翘首眺望那雄峻的关塞河防也只能空自相吊,徒增惆怅。唯有你李纲和我,才是志同道合、共图恢复大业的朋友。句中暗用祖逖、刘琨闻鸡起舞的典故,写抗战壮志,以夸张手法抒发“众人皆醉”的感慨,意虽显豁、语自新颖。


    注:鼍(tuó)鼓,鼍皮做成的鼓。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南宋胡銓因上书反对议和,被削职除名,远遣新州。词人站在爱国抗敌的立场上,作《贺新郎》赠给友人,以壮此行。此二语是说,词人仰视穹苍,遥想民族兴衰嬗变的历史,顿觉百感交集,慷慨不已。仁人志士应当心系国家大事,怎么肯如儿女们彼此只谈恩怨私情?句中以阔远的空间和悠久的时间映衬主人公博大的襟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这种表情写意的方法,分外深沉有力。



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句中表达了词人满怀抗金救国的豪情壮志,然而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苟且偷生,不思振作,使广大志士,壮志成空,年华虚掷,满腔的报国深情竟付之东流。此处以滔滔奔流、一去不复返的江水比喻不断逝去的岁月年华,抒发心中的愤懑。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词人目睹国家的现实,山河破碎,干戈纷扰,金人统治中原暴虐恣睢,内心产生了对敌寇的无比痛恨和报仇雪耻的迫切心情。于是登高远眺,触景生情。仰天浩叹,慷慨高歌,其忠义奋发之情弥加强烈。句中叙事饱含激情,直言显词,铿如金石,读来仍觉“凛凛有生气”。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此两句是词人抚今追昔而发出的感慨,自己年已三十,尽管千里跋涉,披星戴月,转战南北,屡次打败外虏,立下了许多战功。然而强敌还在,失地未复,民族的奇耻大辱未雪,已有的功名不过象尘土一样不足挂齿。这里的议论能熔铸事实而出之,雄风文彩兼而有之,警策动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词人是抗金的民族英雄,祖国惨遭祸辱,自然感到痛心疾首。当绵绵细雨初停,万物刷洗一新,登高凭栏,面对大好河山被外虏践踏蹂躏,不禁怒火满腔,愤慨不已。这种随物触发的盛怒,是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的流露,是发扬蹈厉英雄气慨的表现。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虏去徽、钦二帝,造成民族的奇耻大辱,至今没有湔洗。作为忠君体国的大臣,面对外敌猖獗,失地未复,国破家亡的惨状,这深仇大恨怎能忘怀!这里诗人将国家与个人的爱与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用反诘句加强语势,表达强烈的爱国感情。



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

    追忆往昔,身在京师,目睹了气贯长虹的威武仪仗,耳听着响彻行云的雄壮军乐,心想着收复失地的志业。而今这一切都变成了过去,只能徒增惆怅。句中详写当年的盛景,以映衬壮士暮年,空有倦倦忠国之心的痛苦感情。笔势跌宕,内含远神。



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

    鬓发已经斑白,但恢复祖业、统一河山的夙志,至今变为泡影。句中倾吐了爱国志士无路请缨的悲愤,以及对苟且偷安的统治者排斥抗战救国志士的愤慨。这里字面上没有直说对投降卖国的统治者的态度,但在写书生报国宏愿与光阴空逝的矛盾中那忠愤蟠郁之情,自然形见。词语深于言怨,笔墨苍健。



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当年周瑜大破曹军于长江赤壁,现在只有夕阳残照;而谢安击败仇寇苻坚的淝水桥畔,也只剩有萧疏的衰草于晚风中颤抖。面对此景,自生吊古抚之叹。如今正逢民族危亡之际,可惜,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不能再世。我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乘长风、破巨浪,象英雄祖逖那样击楫中流,誓驱外虏,扫中原妖孽。这里将沉痛的怀古之情和激扬的报国之志揉为一体,把写景抒情合为一处,苍凉悲壮,沉著有力。



东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

    向东北眺望沦陷的长安,可惜却被层层山峰遮住了视野。词句中不加雕绘,自抒悲愤,作者虽身在异地,却时刻不忘故土,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是词人面对南宋江河日下,祖国残弊而发出的痛心疾首、悲怆的呼声。句意说,不要登楼眺望,那日薄西山,寒烟冷雾凄笼暗柳的景象,不禁会使你想起国势的衰危,政的腐败,而感到心如刀割。句中触景生情,表意自然,倘若把迟暮黄昏理解为比喻国事,亦不能视为曲说。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载:“愚闻寿皇(孝宗)见此颇不悦”。恐怕与此有关。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我最喜欢你如祖逖和刘琨那样闻鸡起舞,时刻不忘恢复中原,常言说“男儿为国志坚如铁,至死不变”!我们要大显身手,把分裂的祖国重新统一。作者借典故和女娲炼石补天的神活,表达了要同战友陈亮一起收复破碎山河的决心。


    注:中宵舞,半夜起舞,东晋名将祖逖和刘琨不忘恢复中原,常常半夜闻鸡起舞练剑。



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诗人是抗战的英雄,却被投闲置散,心中充满郁塞不平之气。常常忧虑国事,夜不成眠,窗外寒风四起,檐间铁马铮铮作响,此声此境,令人神驰意远。想到祖国山河破碎,南北分裂,肝胆如割,于是慷慨悲歌,抒发忠愤之情。


    注:檐间铁,《芸窗私志》:“元帝时临池观竹,竹既枯。后每思其响,夜不能寐,帝为作薄玉龙数十枚,以镂线悬于檐外,夜中因风相击,听之与竹无异。民间效之,不敢用龙,以什骏代。今之铁马,是其遗制。”



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听说是天帝已有了决心,要引来银河的水,荡涤祖国的北方及外虏内侵所造下的罪孽。这里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巧化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的诗句,表达了广大人民驱寇仇、收失地的雄心壮志。


    注:西北,指沦陷国土。胡沙,喻金统治者侵扰中原的罪迹。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在尧、舜、禹的故乡——祖国北方领土上,必有耻于向金人称臣的人。词人以“拓开万古之心胸”的气势,伸张了民族的凛然正气,表达了不甘屈辱,要奋起光复祖国的气概和决心。这里议论激切,坚定不移、质朴的语言构成精警奇辞的诗句。


    注:都,都城。壤,土地。封,封疆,疆土。



心肝吐尽无余事,口腹安然岂远谋

    我屡次上书谋划救国大业,披肝沥胆,竭忠尽智,虽不被采纳,却也罄其全力了,心中再也没有什么牵挂的了,至于衣食温饱,何须为之奔波呢?这是作者对友人倾吐的贴心话,不仅表明了自己心怀天下,志在报国的情操,而且谴责了那些只求温饱,自私自利的庸人。反诘句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忠愤之气,浮漾纸上。



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可惜心怀报国大志却无由实现,虚掷岁月,闲白了自己的头发,竟一事无成。这是在神州陆沉,民族罹难的时代里,一切仁人志士经常发出的不平之慨。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辛弃疾《破阵子》:“可怜白发生”,陈亮《及第谢恩和御赐诗韵》:“复化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等,同出一辙,其表意的共同特色是以英雄白发说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引起的巨大悲痛,以及时不我待的报效祖国的切望。



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雨

    腰间悬佩的寒光闪闪的宝剑,也能理解主人在夜里有时挑灯看剑的郁愤激切的心境。这里先写宝剑的形态,虽长三尺,光芒闪射,正堪用之杀敌报国。进而以拟人手法把宝剑描绘成自己的知音,咏剑即自咏,惜剑即惜己,宝剑空佩,恰似英雄投闲,物我同悲,流露壮志难酬之叹。



唤起杜陵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

    句中“风月手”是指能够挥洒自如地描绘纷纭万象的大
手笔。词人梦想自己亦能写出杜甫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和“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春日怀李白》)那样俊迈优美的诗
句,来宣泄恢复志业无法实现的巨大悲痛。这里化用了杜诗的诗句,表达了渴望为国事抒悲写愤的激情。使典工切,天然浑厚,以陈词出新意。



眼底山河,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

    放眼望去,祖国大好河山已是分崩离析。外寇入侵,耳听得楼头战鼓咚咚,号角阵阵,响入云霄。这悲壮之声,使忧国爱民的志士英雄,慨然泪下。句中以声音为引线,表达了志士仁人激愤壮烈的情怀。



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入夏,万禾旺长,急需雨水浇灌。而词人心中因农事而思国情,愈感沉闷窒息,多么希望来一场倾盆大雨,把虏尘飞扬、暗无天日的中原大地,冲刷得干干净净。句中用人们久早盼雨的急切心情,衬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合拍共振,异常感人。


    注:孟夏,阴历四月,孟指一季的第一个月,孟夏即初夏。



公须起,要擎天一柱,支架明堂

    在中原危急存亡的时候,需要你挺身而出做擎天大柱,秉国持重,支撑局面。句中议论正大,鼓励人们为国事要知难而进,勇挑重担,这是我们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



书生万字平戎策,苦泪风前滴

    这里化用辛弃疾《鹧鸪天》“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句意,表达了南宋爱国志士的抗战救国夙愿横遭压抑的悲痛。“平戎策”指平定外族侵略者策略。奸臣当道,投降卖国,纵使有文韬武略的仁人志士,也被束之高阁,弃之不用,令人临风感怀,苦泪自流。



铁笛夜吹金剑吼,恨此瀛洲路杳

    夜晚铁笛声声,震撼人心,好似激励主人公拔剑出鞘,斩尽外虏,但只恨空怀报国之志。句中由笛声引起激昂磊落之气和瀛洲路遥之想,苍励蕴蓄,逸韵翩翩。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面对风雨飘摇的神州大地,满头白发的一介书生也为中原沦没而伤心落泪。虽然处境凄苦,但决不会象齐景公那样触物伤情,为个人的生死悲泣。句中以强烈的对比把为国忧和为己愁的两个形象鲜明的表现出来。


    注: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流涕,曰:‘若何谤,去此而死乎?’”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应该横刀立马,驰骋疆场,致力于收复沦陷的西北神州大地,为国立功。千万不要在水西桥畔与歌妓舞女寻欢作乐,或故作感伤空洒些热泪。句中劝诫人们要为国分忧,把国家的兴亡当作自己的责任,不要在国家危殆之际,一味贪图自己的快乐或袖手旁观。


    注:水西桥,指妓女所居之所。



龙豹莫藏韬略手,犬羊快扫腥膻迹

    如龙似豹的英雄豪杰,应当施展经世济民的雄才大略,尽快地荡涤如犬似羊的侵略者所造下的罪孽。这里用“龙豹”、“犬羊”作形象的比喻,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

    面对血雨腥风、满目疮痕的故国山河,词人不禁激慨万
千。高举酒杯,遥问明月:如今神州哪里去了?中原沃野踩在何人脚下?然而,无声应和,茫然四顾,朦胧的月光下,只有几点青山隐隐可见。句中借鉴辛弃疾《南
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句法,用人月对话的方式,表达了国土未复,时局日蹙的哀痛。


    注:淮山,指八公山,在寿州附近。



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

    句中的意思是:难道只有武将才能挽救国运,建立中兴的功
业?不然为什么汉代未央宫内麒麟阁上只画武臣的肖像,而不为书生画像?这里以反诘的句式表达了一介书生的爱国激情。汉宣帝时曾令画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像,
以表彰其功勋,此后,麒麟阁便成为封建时代表示卓著功绩和崇高荣誉的代名词。在国家罹难,民族受辱的情势下,诗人渴望驰骋疆场,为国事献身,实则是对苟且
偷安,不问苍生、社稷的统治者的讽刺。



不许请缨,犹堪草檄,谁肯种瓜归故邱

    在大敌当前、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统治阶级为什么压
制民性,不许抗战?难道不知志士仁人,个个如汉代终军,摩拳擦掌,敌忾同仇。即使文弱的书生也也以草拟军书,为国效力吗?谁又肯象汉代的召平那样,遁世逃
俗,不问时事,归隐种瓜呢?句中连用三个典故,在激切的议论中,特用疑词,强化了对不思复国、荒淫腐败的南宋小朝廷的谴责,声情痛楚,跌宕淋漓。


    注:请缨,为汉终军故事,他曾对汉武帝说:“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草檄,起草檄文。种瓜,秦东陵侯召平事,秦亡后,他以种瓜为生,在长安门外有其瓜地。



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假如东风也能象横扫残云那样把侵略者驱逐出境,那么也应该荣封它为万户侯。句中的奇思异想流露出词人在国难当头的情势下,渴望能够调动一切力量奋起抗战,为国雪耻的强烈愿望。这里“侯”字名词动用,将东风拟人化,含蓄深沉。



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故国的山河依旧是那样的多姿多态,无限娇美,绍兴的这块土地,我一直视为自己的故乡,令我长时间地神往。而今,我来到了这里,登楼眺望,就好象当年避乱荆州的王粲,在他的《登楼赋》中所表达的心情一样,感到无限孤独和悲凉。


    注:王粲,东汉未年著名诗人,“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者。他避乱荆州写下《登楼赋》,其中有“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的句子。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

    宋室沦亡如风吹残云,一扫而
光,如龙似虎的英杰顿时离散。这千古的遗恨,由谁凭说呢?面对祖国雄关要塞的天然屏障,险固的高山大川,不禁临风感怀,泪落满襟,痛苦不已。“山河百二”
出语《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山河之险,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意指国家本来有险可守,倘若派两万劲旅扼守关隘,足可击溃百万来
犯之敌。这里以形象议论,声情激楚,慷慨悲歌,对昏愦庸碌的统治者不修朝政、不治武备,导致国家灭亡,深感痛心疾首。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

    只可惜北宋覆亡,偏安江南,时势也与南渡之前大相径庭。这当年的民族奇耻大辱,依靠谁来雪洗呢?这里在激切的议论中巧用疑问词,声情痛楚,跌宕淋漓,其拳拳忠国之心,溢于言表。



沅湘旧愁未减,有黄金、难铸相思

    词人忠爱之情,故国之思,九死犹未悔,此愁虽旧,却丝毫未减。纵有黄金堆积,亦难铸相思的形象。词人反用卢仝诗“白玉璞里斫出相思心,黄金矿里铸出相思泪”(《与马异结交诗》)的词意,用进层加倍的手法,宣泄了词人忠贞不移的爱国之情。


    注:沅湘,指屈原,这里词人借以自况。



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

    骑马游山,乘船玩水固然是件美事,但谁又能理解马夫、船工这些劳动者所唱的“劳歌”中反映的悲苦呢?用对照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寄予的深厚同情以及因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而愤愤不平的思想。


    注:泛水,在水里游荡,在这里,只提出“泛水”,但也包括乘马。劳歌,劳动者的歌曲。



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边塞守军没有名将,尽管亭堡高垒、城墙高筑,也不能防范外敌入侵;可叹边地人民死于战祸,血染野草。揭露了当时将领腐败无能,不能捍卫领土,致使战祸绵延,百姓涂炭的现实,抒写出诗人无限的愤慨之情。


    注:塞垣,边塞城墙。亭堠,边塞上瞭望敌人的亭堡。崔嵬,高大貌。咄嗟,悲叹声。莱,一种草名,其叶可食。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什么时候天下才能太平,百姓才能喜见天日?!表达了经过安史之乱以后,人民渴望生活安定的强烈愿望。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描绘了安史之乱的惨状——处处白骨,堆积如山,死去的无辜的黎民百姓何罪之有?这两句是对安史之乱叛军血腥罪行的谴责,同时也表现了对人民无辜遭受杀害的深切同情。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举兵造反,朝廷统治者仍寻欢作乐,百姓苦难已极。诗人一年到头为百姓的命运担忧,感慨叹息,衷肠受尽熬煎。“肠内热”形象地表现了杜甫关心人民疾苦的爱民情思。


    注:黎元,老百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诗句写作者茅屋为秋风所破,倍受
风雨侵袭,因此联想天下无数贫民正同自己一样,在滂沱大雨中无一锥栖身之地,故而大声疾呼:怎样才能有千万间大房子?让天下寒士们喜上眉间,任凭刮风下雨
不用发愁,住在那里人人安稳如山。诗句表达了作者愿解救天下民众于苦难之中的崇高志向。情感真挚,感人肺腑,以悬问尖锐地提出一个当时的社会问题,促人思
索,引人深思。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不知怎样才能够结束战争,让人人都能从事农业生产,使这普天之下,再没有一个贪官苛吏横索税钱。诗句语言朴实无华,明白如话。反问辞格的运用,有力地突现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官府横征暴敛的无限愤慨,表达出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瑟瑟寒风中,挨饿受冻的贫寒百姓宁可变成飞蛾,在华美的灯烛上,寻到一个温暖的归宿,也不愿过这缺衣少食的穷困生活。通过对贫寒者宁肯变成飞蛾在灯火中烧死的描写,深刻表现了他们的悲惨生活。


    注:华膏,灯。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暧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怎样才能得到万里之裘,把“天下寒
士”裹盖,使他们都象我一样安稳温暖,四海之内再也无人受风霜之苦。诗人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利益,他由自己的“暖”想到了天下百姓的“寒”。采用夸张疑问的
句式写来,更展示出他那颗拳拳之心。当然这只能是诗人美好的心愿罢了。在那个社会里,能有几人置个人荣华于不顾,而为民请命,替黎庶着想呢?


    注:裘,皮衣。四垠(yín),四方的极远处。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你们哪里会知道在阌乡的牢狱里,有因冻而死的囚徒呢?诗人用责问的口吻,痛斥了统治阶级整日沉醉于歌舞酒宴,醉生梦死,不管下层人民的死活的罪恶行径,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反映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注:阌(wén)乡,唐县名,在今河南省西北部。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只留下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水,为你们消除旱灾。作为杭州刺史的诗人,他不辞辛劳,兴办水利,为民解除了旱情。如此贡献,诗人尚感惭愧,其伤民之苦,济民之志,实在令人钦赞。


    注:一湖水,指西湖水。白居易做杭州刺史时,在西湖周围筑堤蓄水。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如何能得到一件长及万丈的绫祆,覆盖住整个的洛阳都城,让全城的贫寒百姓都得到温暖呢?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道出了与民同乐的美好心愿。作者新制成绫祆,抚祆而念及人民的饥寒之苦,于是,怜民之情油然而生,感情自然而真挚。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心中想起了农桑的劳作之苦,耳中好象听到了农民的啼寒号饥的悲声。诗人新成绫祆,但却想及劳苦人民,袒露出真挚的同情之心,这对于封建社会的上层人物来说,实属难能可贵。



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

    藩镇一天比一天放肆嚣张,所以,老百姓愈来愈贫穷困苦。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对朝廷姑息政策的不满和对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此联可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相媲美。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希望百姓能够吃饱睡好衣物丰足,人人安居乐业,健康长寿。这是诗人平生的伟大抱负,充分反映出他美好的意愿。


    注:生人,即生民。因避太宗李世民讳,故将民字改为人字。



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

    诗句表达了作者仕宦多年、漂泊异乡中对天下动乱、隐患此伏彼起的忧虑心情。用语苍凉,笔力健豪,风骨清峻,颇有杜诗风韵。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我希望君王的心,化作一支光明的蜡烛,不照坐满衣着华丽的富人的筵席,只照那些无法维持生计而逃亡在外的穷人之家。作者表达了对穷苦劳动人民的极大同情,希望统治者能为他们着想。



不会苍苍主何事,忍饥多是力耕人

    我只是不理会苍天主持何事,为什么农夫辛勤耕耘反而受饥饿呢?作者满怀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向主事的苍天发出质问。表达了作者对力耕而忍饥者的同情,对不劳而饱食终日者的义愤。



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

    青壮年都被拉去征伐,家中种田的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诗句从侧面写出了沉重的兵役破坏了农业生产,也表达了作者对贫苦农民的同情。



念尔辛勤岁已深,乱离相失又相寻。他年待我门如市,报尔千金与万金

    诗人对在自己家中劳作多年,因离乱走失又寻归的女仆的态度,简直象对待亲人一样既诚恳又友好,还欲感激图报,深切表达了诗人对底层劳动妇女的真切同情。



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世间最辛苦的是广大的农民,但是他们只盼望老天能降下几场及时雨滋润农田,以便获得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以农事写农民的处境与心灵。情真语朴,表达了对饥寒交迫,劳顿困苦的广大农民的关心与同情。


    注:三农,居住在平原、低地和山地的庄稼人。这里泛指农民。



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

    战争频繁,祸患连年,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熬煎,兵士在刀枪之下丧生,天怒人怨,神鬼亦恨。百姓渴望的安定、正常的生活,老早就应当成为现实。


    注;锋镝,锋,刀锋,镝,箭头,泛指兵器,也比喻战争。

 

雷军开始频繁进驻A股公司?小米科技入股极智科技5%股权为"甩包袱",降低经营风险,荣杰健康拟7000万元出售阳光联合21%股权入驻无锡国资,无锡国盛接受新鸿泰控股股东等12.26%的股份"十进九出"国开证券转让营业部,受让方须满足7个条件*ST北讯称该股存在停牌风险,目前正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为消除行业竞争,和康新能源拟以1.85亿元将其控股子公司东菱科技74.09%的股权转让给美的集团。龙大肉食: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龙大集团终止转让部分公司股份的协议*ST泰:将叠加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提示是否存在夸大研发人员或研发人员组装不当的情况?卓锦环保回应科创板第二轮询价上海机场"现身"字数下降,多款基金产品"踩雷"苏宁易购披露业绩预告:前三季度扣除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4.83%-80.85%说明确定无实际控制人状态的原因和合理性?收到关于苏宁易购股份转让的关注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