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古籍 >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附錄一 正文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附錄一

作者:常璩撰(晋) 任乃强校注  阅读:次  类别:古籍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舊刊序跋一宋元豐成都刻本呂大防序華陽國志序錢寫本無。他各本有。何、王、浙、石本作「《華陽國志》引」。並與張、吳本行下有「呂大防微仲譔」六字。

先王之制,自二十五家之閭,書其恭敏任卹,張、吳、何、王、石本作恤。等而上之。或月書其學行,或歲考其道德。故民之賢能邪惡,其吏無不與知之者焉。漢魏以還,井地廢而王政闕,劉、張二本作缺。然猶時有所考察旌勸;而州都中正之職,尚脩張、吳、何、王、石本作修。於郡張、吳、何、本作群。劉、李、《函》、王、盧、石本作郡。國,鄉閭士女之行,多見於史官。隋唐急事緩政,此制遂廢而不舉。潛德隱行,非野史紀述,則悉無見於時。民日益漓,劉本作敖。李本作傲。俗日益卑,此有志之士所為歎惜也。晉常璩作《華陽國志》,於一方人物,丁寧反覆,如恐有遺。雖蠻髦之民,井臼之婦,苟有可紀,皆著於書。且云:得之陳壽所為《耆舊傳》。按壽嘗為郡中正,故能著述若此之詳。自先漢至晉初,踰四百歲,士女可書者四百人,亦可謂眾矣。復自何、王、盧、石本作至。晉初至於周顯德,僅七百歲,而史所紀者無幾人。忠魂義骨與塵埃野馬同沒於丘原者蓋亦多矣。豈不重可歎息哉!此書雖繁富,不及承祚之精微,然議論忠篤,樂道人之善。蜀記之可觀,未有過於此者。鏤行於劉、李本作諸。世,庶有益於風教云。宋元豐戊午秋日,呂大防微仲譔。張、吳本作「戊申秋日序」,末六字移在題下。何本同,又省序字。顧廣圻校稿云:「元豐無戊申。戊午,元年也。庚申,三年也。」《函海》注云:「吳本始有宋元豐戊申秋日序八字。」查張佳胤本已作此八字,不自吳琯始。

二宋嘉泰邛州刻本李序(吳、何、王諸本無。)

重刊華陽國志序元豐呂序,此本當有。張、劉、李諸本即係依此本錄出也。張本行下有「宋丹稜李叔廑譔」八字。

古者封建五等諸侯,國皆有史以記事。後世罷封建為郡縣,然亦必有圖志以具述。蓋以疆域既殊,風俗各異,山川有險要阨塞之當備,郡邑有廢置割隸之不常;至於一士之行,一民之謠,皆有不可沒張本作歿。者;顧非筆之於書,則不能也。《周官‧職方氏》,張本無氏字。掌天下之地圖,辨其邦國都鄙,夷蠻閩貊,五戎六狄之人民,與其財用之數要。張本無要字。至於九穀之所宜,六畜之所產,亦未嘗不佔畢而紀其詳。況夫環數千里之地,劉本作墬。分城置邑,殆踰數十。中間時異事變,往往裂為偏方霸張本作。國。其理亂得失,蓋有繫天下大數,安可使放絕而無聞乎?此晉常璩《華陽國志》之作所以有補於史家者流也。予嘗考其書,部分區別,各有條理。其指歸有三焉:首述巴、蜀、漢中、南中之風土。次列公孫述、劉二牧、蜀二主之興廢,及晉太康之混一,以迄於特、雄、壽、勢之僭竊。繼之以兩漢以來先後賢人、《梁益寧三州士女總贊》,錢寫作摠讚。《序志》終焉。就其三者之間,於一方人物尤致深意。雖侏●之氓,賤俚之婦,苟有可取,在所不棄。此尤足以弘宣風教,使善惡知所懲勸;豈但屑屑於山川物產,以資廣見異聞而已乎?本朝元豐間,呂汲公守成都,嘗刊是書以廣其傳;而載祀字古寫。荒忽,刓缺愈多,觀者莫曉所謂。張本無「所謂」二字。予每患此久矣。假守臨邛,官居有暇,蓋嘗博訪善本,以證其誤,而莫之或得。因摭兩漢史、陳壽《蜀書》、《益部耆舊傳》互相參訂,以決所疑。凡一事而先後失序、本末舛逆者,則考而正之。一意而詞旨重複、句讀錯雜者,則刊而去之。設或字誤而文理明白者,則因而全之。其他劉本作它。旁搜遠取,求通於義者又非一端。凡此皆有明驗,可信不誣者。若其無所考據,則亦不敢臆決,姑闕之以俟能者。然較以舊本之訛謬,大約十得五六矣。鋟木既具,輒敘所以,冠於篇首。好古博雅、與我同志者,願無以夏五、郭公之義而律之。嘉泰甲子季夏朔,眉丹稜李錢寫作塈。叔廑甫謹序。張本作「嘉泰甲子季夏朔日序。」錢穀寫本此序多作古體字。蓋原刻多作古字,錢已多改今字。今存刻本則惟一字未改也。此外,各本別寫字尚多,此依廖本,凡義通者皆不更注。

三明嘉靖甲子成都刻本楊經序

重刻華陽國志序

始余宦遊蜀中,考古覽勝,瞻依禮殿,徘徊卜肆,登文翁講堂,訪子雲玄亭,風烈猶存,慨然竊慕鄉久之。壬戌歲剖符西土,景行先哲,博徵文獻。政餘談及是書,鮮有〔知者〕。乃劉子出家藏一帙視之,因託之校〔正,謀〕諸同知溫子〔訓〕、推官宋子守〔約,將梓傳焉。夫璩本蜀人,罹蜀險艱,憤諸李僭亂,爰本《蜀漢紀》、《南裔志》、《耆舊傳》諸籍,勒成此書。此〕其志自儗良史。其文古。其〔事核,其意深遠,〕可謂晉之《乘》、蜀之《檮杌》,蓋自信傳後〔無疑〕矣。在宋,呂汲公守成都、李叔廑守臨邛,〔嘗〕刻之。歷世綿邈,士人罕見。茲編行,海內流觀,無勞傳寫,亦文苑之嘉話也。昔中郎秘帳隱《論衡》,辯才鑿楹藏《禊帖》,天下大器淺中、狹度久矣,貽誚後人也。稽於眾徵協恭之誼,傳於人,慰同好之〔心〕傳於遠,闡作者之意。一舉而眾善集,君子是以樂觀厥成已。三閱月,梓人告成事,漫書數語,以引簡端,以紀歲月云爾。〔明〕嘉靖甲子歲、季春朔,賜同進士出身、中憲大夫、知成都府〔事,前〕南京吏部稽勳司郎中、昆明〔後學楊經謹序。」〕

四同前書劉大昌後序

華陽國志後序

《華陽國志》十二卷,晉常璩道將所譔也。璩仕晉當為蜀。為散騎常侍。平生著作有《漢之書》、《蜀平記》、《蜀漢故事》。三書緣《隋志》誤。三書散逸,所傳僅此。藏書家亦不多得。茲編舊錄,間有疑誤,嘗參互考訂。稽之《范史》列傳,並注中所引,幸獲什一。闕者仍舊。久藏笥中。獻之郡齋,受命校正。爰命梓人。謹申言於後曰:道將故江原人,以蜀人譚蜀事,其言之親切固宜。及觀紀李氏之亂,娓娓不厭,其有隱憂乎,可深長思矣。按序述體裁,依仿遷史。至列《先賢目錄》,復仿佛靖節《四八目》。或者晉人文字類然,非相假借爾。其自序曰《華陽國記》,後人易記為志,唯以郡乘目之。不知其直欲追古作者,立一家言,雄視百世。肇自開闢,終晉永和,其間王道霸略,炳若丹青,駿功鴻伐,懸諸日月。四子講德,五興謠,清芬襲人,勛庸照世。江漢炳靈,世載其英,仰止思齊,流聲實於兩間,作楷於百代。修文翁文,講武侯武,安內攘外,美哉,成蹟具在也。或曰《璩志》云:國必有史,表成著敗,以明勸懲。案而索之,奸雄竊命,禪受假名,何以為勸。秉義弗祚,特流並稱,何以示懲。玄德帝胄,英名蓋世,何謂名微。受詔討賊,名正言順,何以書殺。去許奔徐,意在安劉,何以書叛。孔明王佐,乃詆以宋襄求霸。雲長大節,顧誣以乞納宜祿妻。至操擊先主,書征。髦弒于昭,書卒。凡此大綱,關係非細,準以《春秋》之法,未免舛駁之譏。夫秉公心者無纇,具朗鑒者無疑。承祚心銜宿憾,口肆醜辭,將以疵蜀佐魏,百世之下,公論可詎掩乎?璩采獲《壽書》,擇之不精,墮于疑網。此作者之瑕疵,致識者之指點。君子攷古論世,懸鑑以照物,執衡以取裁,雌黃皂白,孰從而匿之。歐陽子曰,後世苟不公,至今無聖賢。自公論出而良知不昧,是非始定,君子所以恃以不恐矣。鄉也愚過導江,登青城山,望白雲谿,山川之奇,乃生異人。璩苦心著述,世傳其書,郡志逸其名,惜矣!士有抱獨行于當年,俟知己于異世,發潛德之幽光,覽遺文于●簡,重可為永歎也。書成,敬述所聞,就正有道。甲子仲春,成都後學劉大昌謹書。本府吏張堯謄寫。

五明嘉靖蒲州刻本張佳胤序(惟張本有。)中国古籍全录

刻華陽國志序前有呂、李二序。明銅梁張佳胤譔

敘曰:華陽,故梁州域。《禹貢》曰,「華陽黑水惟梁州」,凡紀梁益者得稱華陽云。夫華陽,奠位坤方,應當井絡。《山海經》謂:西南有巴國,太皞歷後照,是為巴人。虞帝建十二牧,梁州其一。夏禹生石紐,神功配天。自「岷山導江,東別為沱」,至今蜀稱江水涴涎者猶云江沱。故文王化被江漢,而《江有沱》篇首乎《二南》。武王《牧誓》,先及庸蜀。周王責晉,以巴濮為吾南土。見諸《詩》、《書》經傳,班班可稽。《蜀紀》曰,「大人之鄉,方大之國」,非耶?余生長巴水之上,每覽西南大都,究極地象,鑑以往牒,足破膠言,左思所謂「江漢炳靈,世載其英」,信矣。迺西土遐逖,周衰,負險,不修職貢,風化凌遲。史裨家不能窮源三五,徵以墳素,率喜談異,相沿為誇,遂謂蜀自秦始預中夏,自漢始興文教。漢史輕信,何以訓哉。若其表章倫則,據證前經,羅括物靈,當乎文質,則晉常璩一書,非茲邦之珍翰哉。按:璩字道將,本江原望族,仕為散騎常侍。丁時衰亂,艱難故都。誘勢歸王,卒違忠告。爰懼文獻湮棄,勸戒亡經,取從祖常泰恭所為《梁益篇》、《蜀後志》、《後賢傳》三書,綜攬未備,發憤興文。又取陳承祚《蜀書》、《耆舊傳》,杜敬脩《蜀後志》,參以祝元靈、陳申伯《續耆舊》,黃容《梁州巴紀》,並《南裔志》,徵所耳目,辨方核實,起自上世,終於永和,表著成敗,弘鋪傳讚,凡十二卷,號曰《華陽國記》,心亦勤矣。其所反復不輟,要在揚休士行,闡洩陰教。無問遐賤,各極標張。至其證三皇谷車之始,本帝事參伐之應,攷叢宇王蜀之故,辨萇碧杜鳥之誣,發殷彭述信之論,豈特了決前盲,抑以裨資經史。孰謂祗益風教,精微不及陳氏書哉?是書完。元豐間,呂微仲大防授刻成都。嘉泰間,李叔廑再刻臨邛。當其時,書已缺漏,迺據《晉‧載記》輯《李氏志》以補舊逸。平循共見,已謝璩書。然,不愈於遺忘哉?余往歲薄遊江原,遵常氏之故墟,痛先民之如在。因憤漢以來地理諸典,僅存類目,使往行嘉言沈淪略盡。即時乘紛紛言,豈一家已乎!益感道將之作,擅西土之絕典也。顧前刻損逸,垂四百年,作者之功,幾同灰燼。余舊得鈔本於澶淵晁君石太史家,篇章所存,缺脫十五。後艤舟江陽,與成都楊用脩夜談里中文獻,因請所藏璩志舊本,錄之笥中。數年,余以罪謫陳蔡間矣。邇又得副本於大梁朱灌甫氏。交互取質,魚亥稍明。今守蒲阪,退食既暇,採摭史志,或參證明訛,或附註鉤深,或循體準制。獨於疑闕不能臆筆。爰付梓人,用章淹廢。惟巴郡士女,傳讚並逸。異代仰風,遐哉邈矣!則夫窮購秘典,博獵群言,揚宿德既泯之光,紹斯志千載之業,曰吾邦人,有重任哉。嘉靖癸亥五日序。嘉靖四十二年癸亥,公元一五六三年。

六嘉靖蒲州刻本張四維序

華陽國志序明蒲阪張四維譔

晉常璩《華陽國志》十二卷,所言梁益之故詳矣。觀其攷貫方輿,章顯材哲,足以剖析疑誣,翼贊人倫,有味乎其言之也。璩本翰墨世家,目睹李氏僭亂之禍,故述方志,於其廢興分合之際,得失之原,每較詳焉。大較主乎宣播王靈、同一書軌,使遐御者調龕綏之宜,雄據者息窺覦之釁,此其著作之本意焉爾。宋元豐、嘉泰間,一再刻於成都、臨邛。迄今且四百載,故世鮮傳本。余每見記傳中所稱引此書,往往雅伉可喜,思睹其全,而未獲也。邇者,巴郡肖甫張侯,以祠部郎出守吾蒲,政適民和,無廢不舉;念是書,蜀之舊也,迺采摭史傳,參校同異,緝而梓之郡齋。中間傳錄積久,豕亥增訛,苟意所未融,則存疑示信。蓋當嘉泰再梓之際,已稱缺漏,雖云頗加是正,第恐轉失本真,故侯慎之也。余嘗覽《藝文志》、《四庫書目》、《崇文總目》諸書,每惜古作者之志湮鬱不傳於代。即篇幅有存,遇之者鮮。遇又鮮能傳之,故逸佚寖眾爾。侯初釋褐,守滑臺,刻《越絕書》,今復校刻是集。古籍之不亡,謂不於好古博雅之君子有賴哉。嘉靖甲子元日序。嘉靖甲子,四十三年也。《明史》卷十七。

七張佳胤江原常氏士女目錄跋語

佳胤曰:江原常氏代有明德,故大姓也。道將立志僅書其半,豈以私親自嫌哉。夫岷瀆委靈,哲又作則,儻資國器,寸璧是尊。今考出士女共十九人,自立目錄。又見道將承源家學,修辭有經。斯龍門世業,良史稱材。間行實詳略不侔,然英名遺烈垂在竹素,庶幾尚友遐心,蓍龜孔邇者矣。

八吳琯古今逸史校刻華陽國志凡例

校刻華陽國志凡例

一、志字脫誤,據史傳證易。餘仍闕疑,統貽強聞之士。

一、《先賢志》遺第二卷《巴郡士女》,計七十八人傳讚,故舊逸也。宋李叔廑校刻,曾未指出。今考明闕之,庶備搜補。

一、《後賢志》以讚冠篇首,始次第列傳。今取《先賢士女志》准其例,成一家體。

一、志傳中文,較史傳多省竄,至不可解,或地理名與史傳異者,各註引明之。

一、《三州士女目錄》,人多遺逸,本列傳中表出。

一、考常氏士女,共得十九人,璩書未盡及之。特錄出附在卷末。中国古籍全录

九明天啟丙寅李一公重刻華陽國志序

余鄙拙無似,出守成都,自分無補地方。維茲勝境,號稱天府,訪古尋幽,於夙志頗愜。而徵文考獻亦長吏者事,政暇時時取蜀乘披閱之;惜其文錯出不雅馴。後乃得常道將所著《華陽國志》讀之。其文古,其事核,其義例深嚴,足備勸懲,昭法戒,駸駸良史才也。蓋道將生長蜀國多事之秋,目擊諸李之僭亂,有憤心焉。其元本蠶、魚,推崇昭烈,搜括巴漢風土之詳,良士賢女之懿爍,勒之編簡,井井有條,而論讚所垂往往詳略得體,殆非苟作者;即質之《周官‧職方氏》所掌,不知何如,而以較于《蜀檮杌》、《南裔志》、《耆舊傳》諸籍,或亦可稱備所未備矣。雖然,山川如故,建置代殊,風會日流,江河莫返。由唐宋以暨昭代,金、碧割隸于滇池,鄖、襄分屬于荊郢(楚),梁、庸別籍于關隴,其間機宜品局,已非復漢、晉之舊。然而,廩君之雄,米斗之妖,巴苴之釁,碧血之慘,在在有之。身世道之責者,不免拊劍閣而憂切,望瞿、巫而心凜。如李青蓮之歌蜀道云:「所守或匪親,化為豺與狼。」原刻如此。而杜少陵寓蜀最久,發為吟詠,非致警于西山寇盜,則感懷于雲安杜鵑,其亦與道將之意義互相發明乎。璩之言曰:「防狂狡,杜奸萌,以崇《春秋》敗絕之道,而顯賢能,著治亂,亦以為獎勸也。」數語其蔽全書之旨矣。且江漢炳靈,井絡垂芒(曜),風淳俗厚。所云巴,則「有先民之流」,蜀,則「君子精敏,小人鬼黠」,蓋已隱隱寄慨焉。若乃詭變叢生,民萌轉促,金矢不勝其讞決,井里不救于蕭條,斯亦長民者之責也。蓋坤維之應,不患斑彩之不盛,正懼文已盛而質盡漓。精爽之揚,不患物產之不饒,正懼用物多而生趣薄。則夫拊循嘔噢,保釐西南,俾蠶、魚、昭烈之壤,不終為奸雄僭竊者所覬覦,而小民猶得保其「旨酒嘉穀」之養,遂其「好古樂道」之風者,豈伊異人任哉,豈伊異人任哉。嗟嗟!今昔之流易雖不盡同,而理亂之倚伏未始或異。藉令當斯世而有文翁、武侯其人者,能舉全蜀之士民而甄陶衽席之,即謂古道至今存可也!余之校讎是書而付之剞劂也,豈僅僅以山川物產之奇麗,備掌故者之採擇已邪?工竟,次第其語以為《重刻華陽國志序》。時天啟六年丙寅歲,孟春之吉,古繁姑孰李一公撰。中国古籍全录

十同前書范汝梓序中国古籍全录

天啟丙寅,余奉璽書恤蜀。抵成都。成都守李公,重鋟《華陽國志》,屬余敘。余曰:公敘已悉,余何言。亡已,則鬯厥旨爾。晉常道將之述此《志》也,其有《春秋》之思乎!華陽黑水,《禹貢》為梁,漢武更為益。梁言其強,益言其扼(阨)。峨劍屼霄,江峽贔雷。坤宮上游,其氣鬱幽。嘗稽兩漢史、陳壽《蜀書》、《益部耆舊傳》、《古今集記》、《蜀檮杌》,歷世割據之(禍)變,蠻獠叛服中國,戎索羈縻得失,大氐無百年無事,豈非阻塞足憑,物力足怙,聲名文物雖埒鄒魯,而番夷碉呰錯雜,嗜亂喜禍,微風動搖,輒生心乎?道將生逢不若,傷三州傾墜,生民殲盡,著為此《志》,述巴、蜀、漢、南,述公孫述、劉二牧,述大同,述李特、雄、期、壽、勢,述先賢士女、後賢;鄭子稱「志昉《爾雅》,貴詳事實」。劉子稱「表徵盛衰,殷監興廢」,洵兼之矣。至云干運犯曆,破家喪國,狂狡奸萌,敗紀之道,一《志》之中三致意焉,其有《春秋》之思乎!我明御紀,蜀亦屢蠢弗靖,如載(戴)、壽、彭、趙、藍、駱、張、焦、薛、蔡,洎(楊)應龍之動煩剿盪,越茲藺賊,屠渝、圍省,燼滅城戍,虔劉黔赤;●(幸)天稜遐震,秉鉞運籌,持斧借箸,藩臬連帥,一乃心力,以克龕(戡)定。不然,西南之憂伊於胡底。今銳喙雖讋,蝟蟻尚繁。牛角觝根,恐有橫發。其亡其亡,劑雷其方,毉用其良,所為綢繆蘊崇,以除牙(芽)而清荒憬,正煩貯思。道將云:「牧后失圖,英雄迭進。」又云:「柔遠能邇,實須良才。」此今日毉蜀之急劑矣。李公介嚴靖肅,孳孳播民之和,懲毖銷弭,心同道將,爰鋟此志,可謂政先其大者。假令繪成都賢守於大慈寺閣乎,文翁、張君游、第五伯魚、廉叔度諸公之後,當繪李公一像也。欽差四川恤刑刑部貴州清吏司主事甬東范汝梓撰。

十一四川省圖書館藏函海本華陽國志卷九李志張佳胤跋語

張佳胤曰:常璩《華陽國志》目錄及《序志》,皆云「述《李特雄期壽勢志》」,則先(勢)固有志也。今諸本皆無之。意者傳寫脫漏,因循不錄,遂失之爾。今本諸《通鑑》所述,參以《載記》所書,續成《勢志》,用補其闕,以俟後博洽君子云。又,史載散騎常侍常璩□勸李勢降桓溫。璩必作此志者,因續記此云。

附李調元函海後序古無以數人之書合為一編而別題一總名者。惟《隋志》載地理書一百四十九卷,注曰:「陸澄合《山海經》以來一百六十家以為此書。澄本之外,其舊書並多零失。見存別部自行者惟四十二家。」又載《地記》二百五十二卷,注曰:「梁任昉增陸澄之書以為此記。其所增舊書亦多零失。見存別部行者惟十二家。」是為叢書之祖。然猶一家言也。左圭《百川學海》出,始兼裒諸家雜記。至明而卷帙益繁。而《漢魏叢書》、《津逮秘書》,近日《知不足齋叢書》皆於各家著作,全錄其書,薈為一集。其或于叢書略加節取,則如《說郛》、《稗海》、《藝圃搜奇》、《紀錄彙編》之類。其或附己書於說部叢書末者,則如《秘籍》、《彝門廣牘》之類皆是也。余所刻《函海》,書共三十集。其十六集,皆古人叢書也。而己書亦附焉,蓋用後體制也。小卷不記。總全卷共一百五十種書。始于戊戌春,迄于壬寅冬,閱五年而成。予在通永道,遭事去官。板片零散,又半在梓人林姓家,以鐫資未楚,居奇不發。時余獲罪在保陽臬司獄,方將遠戍萬里,無暇及此。自料此書不能緝完矣。會予姻親永定觀察南部陳公韞山諱琮者枉過通廨視予兒女,見板片零落,慨然曰:「此雨村不朽業也,奈何使之中棄乎?」問其故,立出三百金交予弟檢討鼎元墨莊,使購板歸。適予亦荷總制袁清恪公保奏,得贖回通。因完公羈留之暇,修成此書。凡有校讎,責之余季墨莊。其去取,予獨任之。時雖前序云:成于壬寅冬,實成于甲辰春。其所以獲成,實韞山力也。善不可沒,因為敘其顛末於後云。

十二函海華陽國志附錄

《晉書‧李勢載記》:「大司馬桓溫率水軍伐勢,至成都城下,縱火燒其大城諸門。勢眾惶懼,無復固志。其中書監王嘏、散騎常侍常璩等勸勢降。」ARTX.CN

崔鴻《十六國春秋‧蜀錄》:「常璩字道將,蜀成都人,少好學,著《華陽國志》十篇,序開闢以來,迄於李勢,皆有條理云。」

《隋書‧經籍志‧史‧霸史》:「《漢之書》十卷,常璩撰。《華陽國志》十二卷常璩撰。(梁有《平蜀記》十卷,《蜀漢偽官故事》一卷,亡。)」

《古今正史‧十六國春秋篇》:「蜀初號曰成。後改稱漢。李勢散騎(常侍)常璩撰《漢書》十卷,後入晉秘閣,改為《蜀李書》。璩又撰《華陽國志》,具記李氏興滅。」

《舊唐書‧經籍志‧乙部‧史錄‧偽史類》:「《華陽國志》三卷,常璩撰。《蜀李書》九卷,常璩撰。」

《(新)唐書‧藝文志‧乙部‧史錄‧偽史類》:「常璩《華陽國志》十三卷。又《漢之書》十卷。《蜀李書》九卷。」

《宋史‧藝文志‧史類‧別史類》:「常璩《華陽國志》十卷。」《霸史類》:「常璩《華陽國志》十二卷。」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史部‧偽史類》:「《華陽國志》十二卷,晉常璩撰。華陽,梁州地也。紀漢以來巴、蜀人物。呂微仲跋云:「漢至晉初四百載間,士女可書四百人,亦可謂盛矣。復自晉至周顯德,僅七百歲,而史所紀者無幾人。忠魂義骨,與塵埃同沒,何可勝數。豈不重可歎哉。」」

鄭樵《通志‧藝文略‧史類‧霸史》:「《華陽國志》十二卷,晉常璩撰,以巴漢風俗及公孫以後據蜀者各為之志。《漢志書》十卷,常璩撰。《蜀李書》九卷。」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雜史類》:「《華陽國志》二十卷,晉(當作蜀)散騎常侍蜀郡常璩道將撰,志巴蜀地理、風俗、人物,及公孫述、劉焉、劉璋,(蜀)先、後主,以及李特等事跡。末卷《敘志》云:「肇自開闢,終乎永和三年。」」

王應麟《玉海‧藝文‧雜史》:「《唐‧藝文志‧乙部‧史錄》,其類十三。三曰偽史類。《華陽國志》至《三十國春秋》,一十七家,二十七部,五百四十二卷。」中国古籍全录

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史‧偽史‧霸史》:「《華陽國志》十二卷。一作二十卷。」

劉知幾《史通‧雜述篇》:「史氏流別,殊途並騖。推而為論,其流有十焉。九曰地理書。九州土宇,萬國山川,物產殊宜,風化異俗。如各志其本國,足以明此一方。若盛宏之《荊州記》,常璩《華陽國志》,辛氏《三秦》,羅含《湘中》,此之謂地理書者也。」

楊慎《丹鉛錄》卷二地志曰:「地志諸家,予獨愛常璩《華陽國志》。次之,則盛宏之《荊州記》。」

焦竑《國史經籍志‧史類‧霸史》:「《華陽國志》十二卷,晉常璩。《漢書》十卷,常璩。《蜀李書》九卷。」

陶珽《重輯說郛》●(卷)第五十八:「《西州後賢志》,常璩。《梓潼士女志》常璩。《漢中士女志》常璩。」

歲庚午(乾隆十五年),還淳方樸山先生主徽州紫陽書院講席,言《華陽國志》有足本,令瑤田求索于歙之藏書家,而不可得也。今于□□京師見之。而吾友丁小山與陳竹厂諸君,廣求宋明以來諸刻,互相校勘,成此善本。余借讀之,卒業,因跋數言于簡末,以歸小山。惜樸山先生不及見也!乾隆戊戌(四十三年),七月朔,歙浦程瑤田。

《華陽國志》十二卷,較俗本(指當時江南流行的吳、何本)多卷十上、中二卷。蓋書賈僅知挨次卷數刊刻,未審第十卷內復分上中下三卷耳。是本,蘇郡朱文游所藏,有惠氏鈐印,為紅豆齋舊物。乾隆戊戌仲秋,金榜并識。

此本得之丁小山,為從來未見之足本。新安程晉芳魚門書以相聞。較之《漢魏叢書》(此指何允中本),幾多一半,攷校精詳,博雅典覈。小山以余蜀人,此《志》為蜀諸志之祖,割愛以貽。余合諸志參之,益深服膺,因梓而行之。其偏旁字畫,悉照丹稜李氏宋本,不妄改一字。有與諸刻不合者,則分注于下。至各家刻《華陽國志》,體例各不同,究以李叔廑為定本。故卷首仍用《李序》,以各序附于卷末云。乾隆辛丑(四十六年)十一月中浣,綿州李調元雨村識于□直隸通永道署之心如水齋。

十三漢魏叢書江西本華陽國志王謨跋

右常璩《華陽國志》十二卷。《史通》云:「璩為李氏散騎常侍,撰《漢書》十卷。後入晉秘閣,改為《蜀書》。璩又撰《華陽國志》,具記李氏興滅。」今考本《志》十二卷,前四卷述巴、蜀、漢中、南中地理沿革;中五卷述公孫氏、李氏僭竊,以及劉氏偏安事跡;末三卷述梁、益、寧三州漢、晉以來士女,非專記李氏興滅也。故《史通》又與盛氏《荊州記》、辛氏《三秦記》同入地理書,而自隋、唐志及《通考》,皆以之入霸史,偽史。總之,不離乎雜史者近是。本《志》多采前人傳記,要自具有史家三長。謨嘗讀左太沖《蜀都賦》:「碧出萇宏之血,烏生杜宇之魄。」李太白《蜀道難》謂:「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輒疑其山川風氣幽昧詭怪,大異中土。道將乃獨能援經據典,辨析群言,以壹之于中和,而文之以雅馴;非學識兼至,能如是乎?惜乎偏方短祚,無以展其著作之才,故不得(與陳壽同)稱良史。《蜀書》既已亡矣,《國志》亦復殘缺。今本《李志》乃前明蜀人張佳允所補。其第十卷《先賢論讚》,又僅存漢中、梓潼二方士女,而巴、蜀、廣漢、犍為諸郡士女傳皆闕焉。中間名次前後,復多倒亂;此又後人傳寫脫誤,非本書乖駁也。往時,閣學翁覃溪先生提學江右,嘗為謨言「家有《華陽國志》全本」,惜未攜入行篋,無憑抄補。今故祇仍原本校刻。惟叢書舊編載籍,今入別史。汝上王謨識。

十四清嘉慶甲戌南京刻題襟館本廖寅序

唐已前方志存者甚少,惟《三輔黃圖》及晉常璩《華陽國志》最古。《三輔黃圖》為宋人增亂。《華陽國志》明刻本俱缺卷十之上中兩卷,近時始有補完本,(今按:此語未當。蜀刻不全缺,只張、吳、何本缺之耳。)而皆舛誤不可讀。予家益土,念搜討古跡,莫先於此《志》。求善本不得。前十餘年,由中州葉令擢守京江,唐刺史仲冕告予,謂陽湖孫觀察星衍有季氏振宜家所錄宋嘉泰四年李刻本。擬即借刊。後以右遷觀察至豫章,未遂其願。及再來江淮,司轉運之事,官閣餘暇,披閱此書,因借數本合校之,又參以書傳所引舊文,訂定訛錯。按李序稱:「凡一事而先後失序、本末舛逆者,則考而正之。一意而詞旨重複、句讀錯雜者,則刊而去之。設或字誤而文理明白,則因而全之。」是其本已經刪改。故《蜀志》汶山郡與越嶲郡誤連,而少汶山屬縣及漢嘉郡。《士女讚》少巴郡第二。又《三國志》注引此書有李宓《陳情表》,而今本無之。此類悉加補正(按:其刻本並未補正)。或附按語,以諗學者。雖元豐間呂汲公大防所刻本不可得見,無以全復常氏舊觀,其視本,則固有過之無不及矣。元和顧茂才廣圻,是正諸書,最稱審密,竭半歲之力,為予督工開雕,故能精緻古雅,不減宋元佳刻。孫觀察雅好流傳古書,又見近世修志者空無故實,慨古地理書多放佚,嘗欲刊行舊本以備一方掌故,先校刊《三輔黃圖》、《長安志》於關中;又刊《建康志》於江左;每惜浙中未將乾道、咸淳臨安兩志付梓;又因修志松江,先刊楊潛《雲閒志》。今此書成於晉、魏之間,古字古義,尤足證佐經史,後有修滇蜀方志者,據以為典則,誠藝林之盛事也。其書稱「華陽」者,晉代梁、益、寧三州,故《禹貢》梁州之域,為今四川省及雲南,并陝西、漢中迤南之境。按《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注疏》以華為華岳。恐此華在迤東,陽為荊州,非梁州。《秦本紀》武公元年:「伐彭戲氏,至於華山下,居平陽封宮。」《正義》曰:「封宮,在岐州平陽城內也」。則此華山在岐州之北,其南正值梁益,與太華不同。黑水,據《括地志》云:「源出梁州成固縣西北太山」,亦與三危之黑水殊異。說經者誤以此為滇池之黑水;又謂瀘水,皆誤。然常氏書以此為名,而未記載、辨析。惟《蜀志》云:「五岳則華山表其陽。」特用補其義云。嘉慶十九年,歲在甲戌清明節,前兩淮都轉鹽運司使、鄰水廖寅序。

十五北京圖書館藏顧廣圻校批本前四卷中的重要題記(附說明)

「癸亥十月,重讀一過,頗有點●(竄)處。後之得此□□□之。澗●記。」(行書雙行書,在吳琯本首頁標題「華陽國志卷第一」行下。

「廣圻按:自此至凡統郡一十一,縣五十八,是總序。十一郡者,蜀郡、巴郡、廣漢郡、犍為郡、漢中郡、梓潼郡、牂柯郡、西城、永昌、建寧、朱提也。」(在《巴志》首頁欄外,上方。其下有小楷娟秀字批「不然」二字,似顧秋碧書。)

「廣圻按:此謂巴一、巴東二、涪陵三,巴西四,宕渠五,漢中六,梓潼七也。」(在第一頁下第五行「分益州巴漢七郡」句上。)

「十二明甚。」(在同頁第七行眉上,指「凡統郡一十一」句。其旁又有小楷批「不然」字。)

「廣圻按:當提行另起。」(在同頁第八行眉上。指「洛書曰」句。)中国古籍全录

「廣圻按:當云統郡一十二。巴郡、巴東郡、涪陵郡、巴西郡、宕渠郡、漢中郡、魏興郡、上庸郡、新城郡、梓潼郡、武都郡、陰平郡。縣五十八者,不數省。」(在同頁前條文後。「省」謂如樂城、常安、宣漢縣。)

「嚴遵。《目錄》作正思。」

「《目錄》,徐州牧嚴羽,字子翼,王思子。」(以上兩條在五頁下第二行與五行眉上。係為「嚴王思」與「其子徐州刺史」二處作注。)

「遺疑匱。與悴韻。」(在六頁三行眉上。係為刺史李盛詩「鄰人以言遺」句作注。)

「馮琨、龐雄、玄賀、趙宏、龔調(《目錄》作壯誤)、楊化。」(六人平列,在同上第七至九行上。為「馮鴻卿、龐宣孟、玄文和、趙溫柔、龔升侯、楊文義」六人作注。)

「廣圻按:疑即宣漢馮湛。見《目錄》。」(在第七頁上第五行眉上。係為「宏農馮尤」句作校注。今按:錢穀抄宋本,此「弘農馮尤」上有掾字。則非三巴人馮湛而為弘農人馮尤之作掾于巴郡者。顧氏此校誤。)

「廣圻按:枳是縣。下脫史名。」(在七頁下第七頁眉上。蓋以「戶曹史枳」句下有脫。今按「史枳亦自可成姓名。此校與上條皆不必有。是顧氏不參版本之失。)

「《續漢志》注引有明月峽、廣德嶼者是也。」(在十二頁第一行「臨江縣」眉上。並用旁注改「枳東西百里」之西為四字。又「接朐忍」上添東字。類此的校注還多。已取入正文者從略。)

「巴郡七江州枳平都省墊江樂城省常安省

巴東郡

涪陵郡

巴西郡

宕渠郡宕渠漢昌宣漢」(此五行,五郡名平列,在《巴志》十六頁後的空行間。蓋顧氏初步整理吳本郡縣之文。「巴郡」下有小「七」字。又下空格,遞繕七縣名。三「省」字,亦是小字。中三郡無屬縣。因原本明白不誤。)

「劉昭注此作《巴漢志》。」(在吳本卷第二《漢中志》第一頁眉欄線上。)ARTX.CN

「李郃、李固、陳雅、李歷、陳弱,字申伯。」(在《漢中志》第二頁眉上,為「司徒李公」、「太傅子堅」與「陳伯臺、李季子、申伯之徒」三句校注。所資據者為本書《士女目錄》。以下類此者不更錄。)ARTX.CN

「廣圻按,此當誤衍一縣。」(在《漢中志》第六頁「上庸縣郡治」行眉上。謂上文云「屬縣五」,而此下更有北巫、安樂、武陵、安富、微陽,五縣。又因吳本原注有「《晉書》上庸郡有上庸、無安樂」十一字,故判云「誤衍一縣」。指安樂縣也。)

「當有四字。今脫。」(在《漢中志》八頁第八行眉上,指新城郡」。又勒去,更批云:「當有四至,今脫。廣圻按,當云郡治今脫。」則謂「房陵縣」下亦有脫文也。)

「依《晉志》有劍閣縣。必漢德一縣誤分。」(在《漢中志》九頁「廣漢縣,德陽縣,有劍閣道」的一行眉上。又將「依《晉志》有劍閣縣」七字圈刪,楷書旁批:「桓溫所置,此不得有。」似顧槐三所加。)

「漢中郡南鄭沔陽褒中城固蒲池西鄉

魏興郡西城錫安康興晉鄖鄉洵陽

上庸郡上庸北巫安樂(加圈刪)武陵安富微陽

新城郡房陵沶鄉昌魏綏陽

梓潼郡梓潼涪晉壽白水廣漢德陽

武都郡下辨武都上祿故道河池泉街沮平樂脩城嘉陵

陰平郡陰平甸氐武平剛氐」(此七行在《漢中志》十二頁末空行內,平列。是顧氏整理漢中郡縣初稿。)

「《國策》、《史記》作陳莊。」(在卷第三《蜀志》第四頁第十二行「以陳壯為相」句眉上。)

「依《水經》,有脫文。」(在《蜀志》五頁四行「又有龍池」行上。)

「廣圻按:當云亦曰笮橋。依《水經》為是。」(在《蜀志》九頁十六行「夷里橋上曰笮橋」眉上。並改上作亦字。向覺明藏顧氏原校本只此十四字。北大圖書館藏顧校本,于其下更有「笮,夷也。又按:當是酈氏數昇仙道數永平耳」十七字。應是顧氏癸酉再讀時添。)

「廣圻按:此校語誤入正文。」(在《蜀志》十頁第六行眉上。當是指「作石室,一作玉堂」句。)中国古籍全录

「廣圻按:有脫。後屢云四姓」(在《蜀志》十一頁第九行眉上。「有脫」指劉龐「復為成都」句。有其指示符號。後句指第十行「大姓有柳、杜、張、趙、郭、楊氏」句之大姓當作「四姓」。有其行間旁批「四」字可證。然《常志》亦屢有「大姓」語。此解未足遵。)

「廣圻按:脫茂字。蔡茂在《大同志‧讚》,又《士女贊》。」(在《蜀志》十三頁第五行眉上。指吳本「有劉感、孫賓、蔡、陳寵」句脫茂字。)

「廣圻按:麈,見《廣韻》注。」(指十四頁第六行原刻「麋尾」之麋字。)中国古籍全录

「廣圻按:當作羕,見《士女讚》及《目錄》。」(指同頁「彭義」之義字。又同行,「晉世」下,行間批「廣圻按:中有脫文」七字。)

「蒙,當作●。彭冢,見《水經注》卅三。」(在十五頁六行眉上。所指為「彭祖家其彭蒙」句。向達家藏顧校本無此眉批。又同行上文,原刻「西接廣漢」句,顧就原件圈廣字,補嘉,作「漢嘉」字。並有「癸酉校定」四小字批在其下。明是癸酉十月重讀後所加。)

廣圻按:王延世資中人,此有錯簡。」(在十六頁十七行眉上。指「先有王延世……少種稻之地」三十六字不當接「江陽郡」。)

「廣圻按:衍二字。犍為郡云:東接江陽。廣漢郡云:東接巴郡。」(在十七頁,第二行眉上。指江陽郡四至,原刻「西接廣漢犍為」句,廣漢二字當衍。加有圈刪號。)

「廣圻按:此當云符有先絡、僰道帛,求其夫父、無有偶。絡、帛為韻,父、偶為韻也。」(在十八頁首二行眉上。又勒去原本「無有其偶者矣」句下夾注之按語二十字。旁批「《士女讚注》無張字並者矣。」又第三行下空處,有「西楚僰道四字未詳」。蓋未見宋明蜀中刻本,但就吳、何本推斷之失。)ARTX.CN

「宋白《續通典》茂州下注引《華陽國志》云:「宣帝地節三年,武都白馬羌反,使駱武平定之。文山吏民詣武自訟:一●再度更賦至重,邊人貧苦,無以供給,求省郡。遂罷汶山郡,復置都尉。」今自文山吏民以下皆無之,蓋又非宋白所見之本矣。因字下缺葉,金修撰榜援《寰宇記》及《續通典》所引《華陽國志》,知因字下乃妄屬。」(此條原已寫在《蜀志》第十八頁眉上,又朱字寫在《蜀志》末白葉上。蓋顧氏前後兩次批語,皆已看出《蜀志‧汶山郡》第九行因字以下接于越嶲郡之謬矣。)

「汶山郡屬縣不載。汶山、升遷、都安、廣昜、興樂、平康、蠶陵、廣柔。」

「尚有漢嘉郡地,屬縣不載。漢嘉、徙昜、嚴道、旄牛。」(以上三條,皆在《蜀志》十八頁下頁上方欄外。下方欄外亦有批字殆滿。因拍照未及全文,僅各行首字,不錄。又該頁第十九行「殺蘇祈邑君冬逢」句,旁批「廣圻按,即蘇示」六字。這是顧校遠勝前人之處。是他才開始看出李所謂整理呂刻刓缺之謬。)中国古籍全录

「《李志》有四部斯叟。《索隱》曰:「《華陽國志》云:邛都縣有四部斯叟也。」」(在吳本《蜀志》十九頁第七行「又有四部斯兒」句眉上。並于行間斯兒字側批一叟字。乃加此眉批。)

「《續漢志》注引:河有唪嶲山,又有溫水穴,冬夏常熱。」又圈去原批一條云:「此當改小司馬所引,在闕中,非此處也。」(並在十九頁八九行眉上。謂引《續漢志》注當改用《史記索隱》引文。應是癸酉重讀時批。)

「未詳。疑堂螂縣也。」(在十八頁十六七行「住狼縣」眉上)ARTX.CN

「當依《水經》云:「有縣子胎銅,以羊祠之則可取。」」(在二十頁首行「河中有銅船」眉上。顧校于《水經注》恆省云《水經》)

「廣圻按:青蛉屬雲南郡。」(在三縫縣「渡瀘得青蛉眉上」。)

「此段多誤。」(在「右益州」眉上。係指十八頁「拜越嶲太守」句以下大段。行間夾批小字甚多,未錄。)中国古籍全录

「廣圻按,當作三州三十二郡。」(十八頁十七行眉上。謂原刻「蜀於是有州四,十二郡」句當如此改。其讚曰文後空行有《蜀志》各郡縣目錄,亦如巴、漢中志。照錄如下。再合《南中志》郡縣,即是此數。)

「蜀郡:成都、郫、繁、江原、臨邛、廣都。」

「廣漢郡:雒、綿竹、什邡、新都、五城、郪、廣漢、德陽。」

「犍為郡:武陽、南安、僰道、牛●、資中。」

「江陽郡:江陽、漢安、符、新樂。」

「文山郡」

「《水經注》卅六:「沫水,東北與青衣水會。《華陽國記》曰:二水於漢嘉郡東合為一川。以下亦謂之為青衣水。」」(此條蓋為說明上五郡外猶有「漢嘉郡」存者。是顧氏初校時批字。未及越嶲郡。其後亦未補出。但加批有「此前《續漢志》引「通于漢川有金,民洗取之」」十六字,則當是校《漢中志》梓潼郡、晉壽縣語,誤批于此。又顧氏就舊刻本上校批,每有引據較繁,各當頁欄內外不能容者,亦別批于卷末白行內。例如下條,即在末葉。)

「歐公《集古錄》跋,引顏有意《益州學館廟堂記》引《華陽國志》:「文翁為蜀郡守,造學堂,作石室,一名玉堂。安帝永和間,火為災,堂及寺□□皆焚燬。惟石室獨存。至和帝興平元年,太守高於玉堂下復造一石室。為周公禮殿。」其文與此小異。蓋此書傳寫既久,復經不學者刪節,已非有意當日所見之本矣。賴有此記,知高為者。」(此條應是《蜀志》十頁上,「此校語誤入正文」條補注。別寫在此。)

「此在《後漢書》。」(批在《南中志》第二頁十七行「怨訴竹王非血氣所生,求立後嗣」句眉上。)

「此必有誤。」(在三頁七行「何霸為中郎將」眉上。有指示符號。)

「《三國志》作高定。」(在四頁十六行「高定元」句眉上。)

「廣圻按:七字句。東漢人語每如此。」(在同頁十九行,「張府君如瓠壺」三句上。)

「在建寧郡。」(指六頁首行,李恢「移治味縣。分建寧、越嶲置雲南郡」等句。)

「廣圻按:此報字之誤。」(指七頁十六行「有為官所法,夷或為執仇」之執字。廖刻本逕改報字。今按:宋明各本作執不誤。執仇待報,與「殺人報仇」含義有別。否則官吏執法,皆當為夷所殺矣。)

「五苓。癸酉。」(在八頁三行「走依遑耶五茶夷帥」眉上。癸酉,顧氏「重讀」時訂也。又第十頁九行「五茶」句上,亦批此四字。)

「廣圻按:後作。」(謂十頁十四行「李易」字。)

「愍。癸酉。」(指十二頁五行「晉元帝」字元當作愍。)

「《水經》卅六云:今夷人名曰雍無梁林。梁、夷言馬也。」(在十三頁,十七行眉上。)

「廣圻按:建寧有新定,無興遷。」(在「平樂郡」行上。又有「愍癸酉」字,仍指建興是愍帝年號。)中国古籍全录

「廣圻按:平樂四縣,全脫去。」(在十四頁三行眉上。)

「廣圻按:即背字。」(指十五頁九行,「陪龍坐」之陪字。同頁「永昌郡」上,有「秋碧按:事見《風俗通義》」九字。秋碧,即顧槐三。由此可知此本確是廖寅購得供二顧校批之本。)

「不韋與《水經》卅七不同。」(在十五頁十八行眉上。)

「帛疊、軻蟲,皆見《後漢書》。」(在十六頁末行眉上。)

「《郡國志》引作同。」(在十七頁十一行「有周水」句側。又改次行「南里縣」作涪里縣,眉批云:「涪,《魏志》文。」)

「廣圻按:脫屬縣三。」(指第十八頁河陽郡。)中国古籍全录

「廣圻按:脫屬邑數。」(在同頁梁水郡眉上。)

「廣圻按:十一,疑七字誤分。」(在同頁「興古郡」眉上。)

「《晉書‧陶璜傳》。」(在十九頁三行眉上。)

「廣圻按:當有脫。」(在二十一頁第四行上。指「遙為之援」句下有脫文。畫有符號。顧氏對《南中志》除引舊籍指出異文外,無其他貢獻。著字寥寥如此。卷末空行,亦錄有郡名表及縣數,無縣名。于屬縣數確者,加小圈。其式如下。)

「柯郡四。

平夷郡二。

夜郎郡二。

晉寧郡七。

○建寧郡十三。

平樂郡四。

朱提郡五。

南廣郡四。中国古籍全录

○永昌郡八。

雲南郡七。

河陽郡四。

梁水郡興古郡七。

西平郡三。」(顧千里又有《梁益寧三州郡縣表》,經廖寅改名為《補華陽國志三州郡縣目錄》,攘為己作,刻入題襟館本。實亦只此《常志》三州郡縣的綜合,別無所發明。不予采錄。)

十六向覺明家藏何校顧批華陽國志考略

(一)向覺明家藏顧廣圻校批《華陽國志》後八卷是顧校真蹟。其配補之前四卷,是過錄何焯校之元豐本。

向覺明(達)先生家藏有朱墨兩校本《華陽國志》十二卷。承徐中舒先生代為借得。其前四卷,較後八卷短十一毫米,又無顧廣圻墨校字,只於吳琯本上用黯硃批字行間。其朱字與北大圖書館藏之顧廣圻校本前四卷的朱字一部分相同。如:(1),避宋哲宗以前廟諱。凡遇弘、匡、胤、炅、恒、禎、頊等字,皆於其側朱書同樣的字而缺最末一筆,(作●、、●、●、●),對哲宗以下帝名(如煦、佶、構、等字)則無朱批缺筆字。這顯然是校錄元豐本異字。(2),有些古今通用字,無校改必要的,亦皆朱批異字其旁。如吳本《漢中志》「元和二年,羌復來。巴郡板楯救之」句的救字,旁朱批一「捄」字。又其下「說固守扞禦寇之術」句,扞字旁朱批一「捍」字。他如吳本的許多「鐵」字,皆朱校作「鐵」字;許多萬字、餘字,皆朱校作「万」字、「余」字;許多「牂」字,皆朱校為「柯」字。一一校批,通體無遺。甚至改得反轉不通,如:《蜀志》許多地名「雒」字(洛之別體),悉朱校作「」字(額之別體)。又「惠王二十七年儀與若城成都」句,朱校「與」字旁作「於」字;《南中志》「雄遣叔父驤破越嶲,伐寧州」句,朱校「伐」字作「代」,都是反轉校改得不通了。其字皆與北大圖書館藏的顧校前四卷朱字部分相同。(顧校亦有朱字,但字體與文格俱易與元豐本字區別。)由此,可以判斷這配補四卷,為雍乾時人從何焯校出的元豐本過錄的朱校字。因為何焯校書總是照錄舊本文字,絲毫不苟。而且元豐本在元明世已不見于坊肆,內府藏書或可能有。何焯在內府校書數十年,有可能得見其書,並有可能用當時坊肆流行的吳琯本攜入內府校批。張佳胤自稱其獲見元豐本,有可能;但他或沒有時間在內府校錄全本;故其所刻蒲州本只偶有元豐本字而不能如此全面。楊升菴(慎)號稱得讀皇宬秘籍,然其談《華陽國志》未嘗及元豐本。錢叔寶(榖)手寫《華陽國志》,亦只是李嘉泰年刻之邛州本,亦當未見元豐本。此皆明代已無元豐本在坊肆間與收藏家中之證,亦即何焯此校本之所以為可貴也。然此四卷朱校字,皆係用的坊肆售之黯色硃,而何焯校元豐本是用內府的鮮潔上品硃;故亦可知此前四卷配補本只是雍乾時人過錄何焯校本,而不是何焯手校本。何焯手校本(即鮮硃校錄的元豐本),實即廖寅交與顧廣圻核校的底本,顧氏即就其上朱墨批寫者也。中国古籍全录

顧氏批寫真蹟本全十二卷,如何分散為前四卷與後八卷,分別落于北大圖書館與向覺明家保存,無由知其經過,但可由兩處所藏朱字皆有元豐本校字而知。我所據前四卷真蹟係照片,朱字鮮黯難分,因得向氏藏本前四卷配補本之朱字對校,而得審定其與後八卷為同有何焯校元豐本之朱字。我在前四卷中逕稱「元豐本」的校語,即據此配補四卷本朱字所定。

(二)向覺明藏的顧校《華陽國志》後八卷,是顧千里在何義門校元豐本之上的雙重校本,惟其第五卷首的何焯題記六十四字,疑是書商偽造。

向氏藏本第五卷首白扉頁上有五行六十四小字云:中国古籍全录

華陽國志十二卷初閱見其訛謬甚(首行十四字)

多疑非善本及以新刻對校乃知(次行十三字)

後來妄加竄定有使人笑來者此(三行十三字)

本尚存舊刻之真而出於錢叔(四行十二字)

寶家亦可信也康熙己丑焯記(末行十二字)

此記是否出于何焯,可疑之點甚多。(1),何焯若有題記,當在《巴志》扉頁,不能在第五卷首白葉上。若謂當時何氏所校只此後八卷,則如上舉前四卷之元豐本朱校字從何而來?由于北大圖書館藏之前四卷與向氏家藏的後八卷皆是顧校批于何校元豐本上的雙重真蹟,即可知何校元豐本原是十二卷全本,決不只是後八卷殘本。即可知寫于第五卷首的「焯記」非何焯真蹟。(2),就文格分析,亦非何焯語氣。何焯,清史館雍乾間已有專傳(《清史稿》與《先正事略》亦俱有傳),稱其「所見宋元舊槧,一一記其異同。又工於楷法,蠅頭朱字粲然盈帙」。故何氏手校本甚易識別。其文亦特具風格,字字皆可落實。而此所謂「焯記」,率多●稜懸空,無可落實。例如首句「《華陽國志》十二卷」,凡行世的《華陽國志》各版本,莫不是十二卷,此所云者究指何種版本的十二卷,不能落實。況此記只綰後八卷,並非十二卷全本;即如所指是吳琯本亦不得為「十二卷」。是為可疑者一。何焯時《華陽國志》刻本已有宋刻兩種,明刻四種,康熙時並無新刻本。而此所云「新刻」與「舊刻」,善本與「非善本」者究何所指?若謂吳本「訛謬甚多,疑非善本」耶,則用與「對校」之新刻者為元豐本,能得謂為「新刻」耶?反之謂新刻為吳琯本,舊刻元豐本為「非善本」耶,則又何得為「後來妄加竄定」?何焯何能毫無版本常識如此!而謂其「出于錢叔寶家」,明嘉靖年的錢叔寶家,竟能收藏到三百年後的顧廣圻手校本,而由二百年後的何焯為之題記,豈不令人齒冷!(3),就書法分析:我過錄向氏藏本時,雖未拍照,亦曾摹擬其筆勢過錄此六十四字。何焯所書為科舉大卷楷法,從不苟且。此記雖亦用鮮潔硃作蠅頭小楷,乃是廢科舉時上海流行兼用隸、真、行、草四體融合的海派書法(例如陶濬宣的書法),這種書法是康熙年所沒有的,更不是何焯的字。以此,可定其為光宣間上海書估得顧校後八卷,偽造欺世之作。

此六十四字所佔頁面甚小,同葉有顧廣圻行書大字云:「重校華陽國志引用書目。癸亥十月澗蘋記。」所列書名十四種,分三列。第一列「《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史記索隱》」。第二列「《水經注》,《通典》,《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第三列「《文選注》,《世說注》,《通鑑考異》」。逐列退縮,以避藏書家圖章。蓋顧氏施校前世亦珍視何焯手校,先有鑑識圖章多塊,顧氏素不注意版本,未予重視也。

此何焯題記六十字雖偽,其後八卷之鮮朱字為何焯校元豐本字則真實可信,以下略舉其證驗。

(三)向藏顧校第五卷以下有何校元豐本朱字的證驗

(1)首頁「《華陽國志》卷第五」(頂格)下即另行低一字寫「《公孫述劉二牧志》」。用硃勒去「晉常璩著」、「明吳琯校」兩行八字。表示對校兩本款式的不同。ARTX.CN

(2)二頁首行,「為赤眉賊所敗」句下,旁加兩小硃圓圈,表示宋槧此處空二格後,乃刻「建武元年」句。中国古籍全录

(3)同頁二行,「夢人謂己曰公孫系」,孫字旁朱書「子」字,表示宋槧此字作子。又六行「功曹李熊」,的熊字側,硃寫一「雄」字。七行「十層赤樓帛蘭」之帛字旁,朱寫一「射」字。又十七行「受以承相」句,承字旁朱寫一「丞」字。皆當是用宋元豐刻本校吳琯本異字。如此之類甚多,皆已收錄入校補本。此下不更一一舉。

(4)凡吳琯本雙行夾注小字,皆朱勒。表示宋刻無之。如二頁十八行「按《後漢書》曰」以下雙行小字,至三頁十三行「按《後漢》本傳……復如此矣」之類是。惟二頁「公孫系」以下「《後漢》作八ㄙ子系」七小子夾注不勒。足知宋槧所固有。蓋呂大防校語也。

(5)朱校吳本,有許多字改來反轉不通。如上舉3條的李熊,改作雄,即與《後漢書》不合。又如七頁四行「屯閬中禦魯」的閬字,朱標作「郎」。同頁十行「不義之事」句,朱標義字作「羲」。十頁八行「何者之談,阿誰為失」句,朱標何字于阿字旁。十一頁十六行「遷璋于南郡之公安」句朱標「江」字在公字側作江安。皆只能是表示呂刻異字。若竟照改,便反轉不通了。何焯豈能不通至此。即其他任何校書的人也不會作如此不通的竄改。唯何焯校書,才是如此尊重異本原字。從而可以定此為何氏校本之證。又如有些吳本原字,與朱校異本字,本可通用的,朱校亦皆認真地寫出該本異字來。這也是何義門校勘的風格。例如卷五二頁九行,「置鐵錢官」句,鐵字旁,朱標「鐵」字。四頁五行,「募兵得伍千餘人」句,伍字旁朱標「五」字。同頁十行,「日中饑」句饑字側標飢字。八頁十四行,「欲以客賓待之」句,于客賓側,朱標「賓客」二字。同頁十六行,「璋一無所納」句,于一字旁朱標「壹」字。十一頁三行「牽去砍頭」句,砍字旁朱標「斫」字。如此之類甚多,頗似其人謬妄無聊,改古字為今字(如鐵)。又改今字為古字(如壹),或顛倒同義字(如賓客),皆屬多事,並無足取。不知此正是何義門校書矜慎,毫釐不苟的特點。為攷版本者必須重視之處。其字與嘉泰以來刻本每多不同,即可證其所據為元豐本也。

(6)向藏此本中,又多有用朱圈刪字,亦表示為宋槧所無。如卷五六頁八行,「焉意漸盛」句,漸字上加朱圈。示呂本無漸字。又卷六《劉先主志》第三行,「父弘早亡。先主幼孤,其母販履、織席自業」句,朱圈早亡二字。又于其側再劃兩小圓朱圈。其所表示,為呂刻本於「父弘」下空兩格。無「早亡」二字。如此之類,對于審訂舊文,大有好處。查錢寫李本亦作「焉意盛」,《函海》本同,而小注云「此下何本有漸字」,足見漸字乃張佳胤所加,吳何本遵之,《常志》原所無也。就文義言,「焉意盛」實較「焉意漸盛」為佳,夫上文既已言劉焉「陰圖異計」矣,茲又已平定任歧、賈龍反抗之師,則當僭意更盛,何得為「漸盛」乎?《函海》、《先主志》,「父弘」下小注云:「劉、吳、何、李本作宏。」又次「早亡」二字下小注云:「此下劉、吳、何、李本下無空位。」足見「早亡」二字,是李就呂刻空位添補字,呂刻所無,即常璩原文亦不應有,有則與下句「先主幼孤」文義重複矣。《三國志‧先主傳》云:「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范令。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未言劉弘何官,而逕言「先主少孤」,則弘早卒未仕可知。正因未仕,所以家貧至于「販履織席」。也正「世仕州郡」至弘而止之義,所以劉備雖貧而意氣攝人。陳壽號稱「良史」,行文精簡,省言劉弘早卒而早卒之意自見。不言劉弘未仕,而未仕之意自見。常璩用《陳志》為文,于弘下加有字句,取在通俗易解,亦只可能於弘下加「未仕」二字,以明上文「世仕州郡」至弘而止之義;不應再加「早卒」二字,致與下文「幼孤」重複。由于呂大防所據本二字漫漶,刻本作空二格。張佳胤以八股取科名,未治古文,遂妄補「早亡」二字。何義門得元豐原刻校之,圈去「早亡」還為空位兩格。這是他專門注重版本這一優點的一個例證。類似此例之處甚多,就不悉舉了。只此一例,亦即可知何焯所據為呂大防刻本,和這一校本的價值之高了。

(7)向藏此本,硃改吳本之字極多,不可勝舉。其改最多者,為卷六《劉先主志》。從第七頁第六行「權遣使」三字起,一直勒去三十五行,至第九頁首行「先主遂領益州牧」句,凡六百七十字。另用硃字二百九十改寫。合全卷所改一百餘處,共三百餘字中,此連續刪改部分佔有四分之三。核所硃改文,皆宋刻及劉、函、廖、顧諸本所有;所氻去文,則皆唯吳、何諸被稱為「俗本」者乃有。以此可知是張佳胤所改竄,宋刻固不然也。

宋刻今可證驗者惟錢穀影寫本與劉大昌本,皆是依據邛州原本。呂大防本已不可得。此所硃校各字與行款,又與邛州李刻及李一公刻本不同,則其為依據元豐呂刻可無疑矣。

只就此三十五行論:所改朱字,全是錢穀寫本所有,亦康熙時北京殘存的劉大昌、李一公本所有(劉本現在北大圖書館,李本即武英聚珍版本所據),應為何焯所見。乃亦一一楷書全文二百九十字于勒去行間,何不以「另見某本」一句代之,而乃不厭其煩如此?又此卷改吳本獗字為「蹶」(五頁十三行),彊字為「強」(同頁十五行);嶮字為「險」(二十行);棄字為「」(六頁十四、十六兩行);餐字作「」(九頁十四行);糾字作「」(十四頁三行);秭歸作「姊」(十五頁四行、五行、七行、十二行);傑字作「桀」(十七頁二行)之類,幾如是不知古今字變的多餘勞動。甚至如十三頁八行,改「洛書寶號命」為「洛寶書號命」;十五頁十七行,改「後追已至為」以至;又十六頁十行改「是為太宗」之宗為「中」字,則是改通語成不通。如此之例,他卷亦不少。惟亦改出佳字甚多。如改「張飛翼德」為益德(卷六一頁十九行,六頁十八行,十二頁十行);改「柳柱」為「柱」(二頁三行);改「高堂尉」為高唐尉(同頁四行);改「糜竺」為麇竺(三頁七行);改「令關羽入益州」為「下益陽」(十頁三行);改「君馬何駃」為「何駛」(十一頁八行、九行);改「圖曹仁於樊城」之圖作「圍」(十二頁二行);改「羽美鬚髭」之鬚為「●」(同頁十二行);改「舉兵拒守」之兵為「郡」(十六頁八行);改「元漢祚」之元為「克」(十七頁六行),全書如此佳改亦甚多。應皆只是機械地依據元豐本改,非如他人之意為改竄。此何校可貴處也。

以上七點說明向達(覺明)所藏,是何焯用內府硃砂將宋呂大防元豐刻本校錄于吳琯刻《古今逸史》本《華陽國志》殘卷上的真跡。其可珍處,耑在于保存了呂刻的形貌。這也並非認為呂刻就是正確的。自晉永和至宋元豐,已經九百三十年,《常志》被傳鈔竄亂若干次了。呂氏所得,並非善本,除已全闕《巴郡士女贊傳》外,錯、訛、衍、脫字句亦多。但不至如張佳胤之自作聰明、信手妄改耳。元豐至今又已九百餘年,竄刻紛紛、展轉誘誤。紛厖諸刻,實皆自元豐本一源所出,而元豐本久絕于世,無憑訂正!甚至明刻如張佳胤蒲州刻本亦不可得,僅賴吳琯《古今逸史》本存其形骸。《四部叢刊》影印之錢叔寶鈔本,與明代的劉大昌刻本,亦保存得嘉泰邛州本原貌。張佳胤自稱得元豐本,乃與錢、劉本大異。至乾嘉世,通儒輩出,始識張、吳、何本之謬,訿為「俗本」。然因元豐舊刻絕跡,莫有能知「俗本」之所以為謬者。尤可怪在:何焯校存之元豐本真跡,人亦不識,至于已入名校讎家孫星衍、顧廣圻、顧槐三之手,亦不之識,塗批其上滿。又至于書估得其後八卷殘幅,已知其為何焯校真跡矣,而不能售,再偽造何焯題記以欺世,而後展轉入藏向家。向覺明先生極其珍視,初未願借出,由徐中舒先生介紹懇請,乃因謝國禎先生赴川大講學之便攜致,約定講學完畢攜回。還書時,余曾建議用原件拍照,分硃、赭、墨三色套印行世。值十年混亂,未克如願。甚願此寶物重光于世也。

十七向藏本之顧批及其他乾嘉名流題記。

此八卷中,除何焯用內府硃工楷真書和符號部分鮮明易辨外,又有用市售下品硃批校文字與符號相混。其色黯淡,筆帶行草,粗大,非何焯原有甚明。而與顧廣圻墨校筆致和款式正同。可以估定為顧廣圻先後多次批校真跡。其證如下:

(1)卷五,三頁,十八行「自是莫有言者」之下,鮮硃有兩小方圈,表示當空二格。其上眉墨批「當連」二字,行書。此外無字。顯然是顧廣圻謂硃校空格于文未合。未知原校人與其校例所致。

(2)鮮硃校無額批,黯朱校與墨校則額批甚多,皆顧氏筆跡,且有明文屬于顧校之證。例如:卷七、(《劉後主志》)十九頁十二行,王崇論後主「外拔四屯之奇將」句,淡朱畫△號于屯字旁,而于額上批云:「屯當作七,《東都賦》曰:授鉞四七。」並雙行小注其下云:「丁卯五月得此一條。」此為顧氏初校最得意處真跡甚明。又同頁十四行「內無骨肉之謀」句,骨肉二字旁黯硃書「附」二字,額上有行書墨批「附見《詩》」四字。即今胥字。「見《詩》」謂《小雅‧角弓》「兄弟婚姻,無胥遠矣。」胥讀如疏,與《大雅》「余曰有疏附」同義。此應是顧氏初校認為「骨肉」字當作「附」,為廖寅或其友人所不解,詢之,乃又用墨批此四字。皆足為兩種硃校分別出于何顧二氏與顧氏曾多次校批之證。錢穀寫本字作「骨附」,足見李刻本亦訛為骨。張、吳、何本更訛作「骨肉」。顧廣圻乃校還王崇原字。這是顧氏校書的最大優點。何焯只顧版本,不問文義。顧氏只顧文義,不問版本。皆有偏廢之憾。今此書會兩長于一冊,使長短相補,美滿無憾,亦校讎界之快事。

(3)又,卷八(《大同志》)十一頁二行,「而綿竹降,涪陵民藥紳、杜阿應尚」句,藥字側鮮硃楷寫一「樂」字。其上額先有黯硃行書批:「本涪陵民而降于綿竹也。赤祖在綿竹」十五字。又有墨批「《通鑑》是藥字」五字,在此十五字旁(即第一行上方)。顯然,樂字是何據元豐本改之異字。額上十五朱字,是顧千里初校時體會「綿竹降涪陵民」文意,並指出上文「赤祖」為體會線索。其旁五墨字,則是其後重校時所得,以指舊校藥為樂未是。這也是何、顧二校各自為政,與顧前後校匯于一處的證驗。如此之類還多。

(4)又卷九(《李特、雄、期、壽、勢志》)一頁十七行上,「乃將民入郪王城食穀芋」句上,先有黯硃批「王當作五。郪縣、五城縣,皆屬廣漢。癸亥十月,千里校」二十字。復用墨圈,而另墨批云:「《通鑑》太安二年注引宋白:郪王城基址見在。然則郪舊有此名耳。癸酉三月。」二十九字。又復有「郪、五城,又見《蜀後主志》。意以前說為長。宋白恐未足據」二十一朱字,未注年月。按筆跡,亦當出顧氏手。是顧氏既已肯定「郪王城」當作「郪、五城」。十年後重校,又自推翻前說,更從宋白。又閱時,復自疑而兩存之。其矜慎之處,至足欽佩(何焯此處無校跡)。如此之類亦多。大體皆采入本書校注中,不一一舉。

(5)顧氏不問版本,但憑淹博古笈,校得佳字甚多。其得意時,每自標注名字、年月于校語下。如「廣圻按」(卷五的七頁,六卷四頁,七卷十頁,十五頁,八卷五頁,十二頁,十五頁,直至十二卷尚有三處),「澗蘋校定」(七卷五頁,九卷六頁,十二頁);「癸亥十月,千里」(八卷十九頁);「癸酉三月」(見上條);「癸酉」(十卷三頁);「癸亥十月」(十卷八頁);「癸酉五月得此條」(十一卷十一頁,謂吳本「太子中庶子」句下「傅從後」的傅從字「當作轉徙。指愍懷太子廢後,自金鏞城徙許也」);與「癸酉五月得此」(十一卷十八頁,謂吳本第十三行「曩日失策江陵」句「當作西陵,指羊祜救西陵,督步闡為陸抗所敗也」)。如此諸處,淵雅博通,精闢深透,而著字不多,實為從來校勘家所僅有,無怪其能名馳全國也。

(6)顧校真跡,未自著名字、年月者更多于上條十倍。由其字體、文體和格式,極易分辨。最後在吳本「附江原常氏《士女目錄》」和「張佳輯錄」兩行額上批云:「壞《華陽國志》者張佳允也」十字。又于其第二十行「便敬賓婦常元常」條之上常字畫×,批其眉上云:「不通至此」。足見其識力和氣魄。他原不注意版本,目中固無張佳胤,徒因吳刻依張本有此附篇,與所輯「女三人」之不通,乃判斷藍本與張佳刻有關而下前條判語,竟與張、吳本有關各方面史實符合。是亦其識力可欽之處。

(7)覺明向氏所藏此本,除已鎔合何焯、顧廣圻兩大名校外,又復參有顧槐三校批。明著「秋碧按」字者一處(未署名者不計)。又復有李調元、段玉裁及未署名等人題記,皆小字細書于腳欄外。因與校注無關,不錄。舉此以見此八卷明刻底本,自何焯校後,經閱人物之多。

十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史部載記類華陽國志

《華陽國志》十二卷,附錄一卷,晉常璩撰。璩字道將,江原人,李勢時官至散騎常侍,《晉書》載勸勢降桓溫者即璩,蓋亦譙周之流也。《隋書‧經籍志‧霸史類》中,載璩撰《漢之書》十卷,《華陽國志》十二卷。《漢之書》,《唐志》尚著錄,今已久佚。惟《華陽國志》存,卷數與《隋志》、《唐志》相合。《新唐志》作十三卷,疑傳寫誤也。其書所述,始於開闢,終于永和三年。首為《巴志》,次《漢中志》,次《蜀志》,次《南中志》,次《公孫、劉二牧志》,次《劉先主志》,次《劉後主志》,次《大同志》。大同者,記漢晉平蜀之後事也。次《李特雄期壽勢志》,次《先賢士女總讚論》,次《後賢志》,次《序志》,次《三州士女目錄》。宋元豐中,呂大防嘗刻於成都,大防自為之序。又有嘉泰甲子李序,稱:呂刻刓闕,觀者莫曉所謂。嘗博訪善本以證其誤而莫之或得,因摭兩漢史、陳壽《蜀書》、《益部耆舊傳》互相參訂,以決所疑。凡一事而前後失序,本末舛迕者,則考正之。一意而詞旨重複、句讀錯雜者,則刊而去之。又第九卷末有附記,稱:《李勢志》傳寫脫漏,續成以補其闕。則是書又於殘闕之餘,李為之補綴竄易,非盡璩之舊矣。刻本世亦不傳。今所傳者惟影寫本。又有何鏜《漢魏叢書》、吳琯《古今逸史》及明何宇度所刻三本。何吳二家之本,多張佳允所補《江原常氏士女志》一卷,而佚去《蜀中士女》以下至《犍為士女》共二卷。蓋本第十卷分上中下,鏜等僅刻其下卷也。又唯《後賢志》中二十人有讚,其餘並闕。本則蜀郡、廣漢、犍為、漢中、梓潼士女一百九十四人各有讚。宇度本亦同。蓋明人刻書,好以意為刪削,新本既行,舊本漸泯,原書遂不可覿。宇度之本,從本錄出,此二卷偶存,亦天幸也。惟本以序志置於末,而宇度本升於簡端。考《序》稱:首述巴蜀南中之風土。次列公孫述、劉二牧、蜀二主之興廢,及晉太康之混一,以迄於特、雄、壽、勢之僭竊。以西漢以來先後賢人,《梁‧益‧寧三州士女總讚》、《序志》終焉。則《序志》本在後,宇度不知古例,始誤移之。又《總讚》相續成文,《序》亦與《序志》並稱,宜別為一篇,而本亦割冠各傳之首,殊不可解。殆如毛公之移《詩序》,李鼎祚之分《序卦傳》乎。今姑從本錄之,而附著其改竄之非如右。其張佳允所續常氏士女十九人,亦並從何鏜、吳琯二本錄入,以補璩之遺焉。

十九章宗瀛校四庫全書考證史部華陽國志

《華陽國志》晉常璩撰

卷一

《巴志》:「武王既克殷封其宗姬於巴。」原本封訛以。又:「巴國分遠,故于盟會希與。」原本闕與字。並據何允中本改補。

漢末政衰條:「業業仰前修。」原本前訛有。據何本改。

江州縣、郡治條:「故世謂江州墮林粉也。」原本林作休。據何本改。

臨江縣:「枳東四百里接朐忍。」原本四訛西。據何本改。

朐忍縣條:「山有大小石城並靈壽木、鹽井、靈龜。」原本並訛勢。據何本改。

涪陵郡條:「世號靈義出涪陵縣郡治。」原有闕。出字,據何本補。

卷二

《漢中志》:「罽賓、明珠、玳瑁。」原本賓訛寶,據《漢書》改。

南鄭縣‧郡治條:「大姓李、程、趙氏。」原本趙訛公。據何本改。ARTX.CN

劉先主條:「又遣副軍中郎將劉封乘沔水會達。」原本脫封字,據《蜀志》增。

蜀平條:「去洛一千七百里。」原本脫里字,據何本增。

卷十上

《先賢士女總讚論》:「遷京兆尹,侍中,長水校尉。」原本長,訛張,據《後漢書》改。

二十山右叢書耿氏萬卷精華樓藏書記卷四十史部九載記類華陽國志叢記兩種



《山右叢書》,山西省文獻委員會編。所見為「初編」,凡三十種,共一百冊。其《萬卷精華樓藏書記》,百四十六卷,凡三十三冊(第十三冊至第四十五冊),靈石縣耿文光撰。首《萬卷精華樓藏書叢記稿序》,謂:「創始于光緒五年七月,斷手于十四年三月,凡九閱寒暑,四易稿而成。」自注「初錄書名、卷數、撰人名氏,如胡刻《四庫附存書目》之例。次稿略著版本,節錄序跋,如《天一閣書目》之例。三稿略辨版本,如《書目答問》之例。有所見及,于三稿中橫批側注,……并各家書目,參互攷訂,以成是編。時代之先後,尚須訂正。」末署「光緒十一年歲己酉,二月十五日,靈石耿文光字斗垣、一字酉山、別號蘇溪漁隱撰。」他所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凡四十五類,先制有編制規格。茲摘錄其《華陽國志》部分如下(如原式。加標點。原有雙行小夾注,茲改用括弧夾注):

《華陽國志》十二卷晉常璩撰《函海》本李調元依影宋本校刊。前有嘉泰甲子李(古字塈)叔廑重刊序。……先漢以來《士女目錄》,在《序志》後。明有何鏜《漢魏叢書》、吳琯《古今逸史》及何宇度所刻三本。佚去卷十之上中。

李氏序曰:古者封建五等諸侯國,皆有史以記事,……《總讚》序終焉。(按:《總讚》為一篇,韻語相承。不知誰氏冠于各名之上。)就其三者之間,於一方人物尤致深意,……而律之。(叔廑序見於宋本。因全錄之。叔廑刊本已亡,今所傳者惟抄本。)

按,《華陽國志》第九卷(何本無此三字。)及《序志》皆云「述《李特雄期壽勢志》」……因續記此云。(此李所記,在第九卷末。勢志為李所補無疑。明本以此記為張佳允語,誤甚。又雨村有刊書跋,本書不載,因錄于後。)李氏跋曰:「《華陽國志》十二卷,較俗本多卷十中、下,蓋書估僅知挨次卷數刊刻,未審中下即在第十卷內復分中下二卷耳。是本,蘇郡朱文游所藏,有惠氏鈐印,為紅豆齋舊物。乾隆戊戌仲秋,修撰金榜得此本於丁小山,為從來未見之足本。新安程晉芳魚門書以相聞……故卷首仍用李序,以各序附於卷末云。」(「錄于《童山文集》第十三卷」。)

文光按:《函海》一百五十卷,惟此一種為精校之本。其餘不足依據。本欲補《知不足齋叢書》所未備,而鹵莽從事,未能相抗。升菴所著與自著者居其半,大抵皆隨手鈔錄,難稱著書。……今藏書家亦不甚重。

宋李犍()所刊《華陽國志》第十卷分上中下,惜其刻本不傳。《函海》所刻即李本而第十卷無上中下之名,不知何故。又,《蜀郡士女讚》第一,五十五人;《廣漢郡士女讚》第三,五十七人;《犍為士女讚》第四,三十人;《漢中士女讚》第五,四十四人;《梓潼士女讚》第六,十八人。讚第二,顯有闕文。總讚人數共二百四十八人。後賢二十人,合二百六十八人,而今止二百五人;闕數分明。序云足本,殆未必然。

《拜經樓藏書題跋記》:「《華陽國志》刻本,向闕卷十中二子卷。乾隆癸丑,先君借盧抱經學士本補鈔,並校。又,卷八,永康八年「詔徵廞為大長秋」一篇下,補「永寧元年春正月廞遣萬餘人斷北道次綿竹」以下四葉。其餘字句脫誤、異同,補正處甚多。按程大昌《演繁露》云:「後漢傳贊、注:梁州北距華山之陽,南距黑水,故常璩敘蜀事謂之《華陽國志》也。」



以上為耿文光對《函海》本《華陽國志》的叢記。以下為所藏第二種《華陽國志》,係盧弨弓整理成之張佳胤本。(頂格、空格、夾注、款式同前。)

華陽國志十二卷晉常璩撰明嘉靖本張嘉允刊。前有宋元豐戊申呂大防微中序。次目錄。十卷以下差謬過甚,盧召弓先生按《自序》重訂。末附江原常氏《士女志》一卷,張佳允補。

盧氏校張本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二月盧文弨校。卷十缺上中二卷,但存下卷。今補足。先《總讚》,次《士女傳》。蜀中士女為上卷。《巴郡士女》,宋本已闕。《廣漢‧犍為士女》為中卷。《漢中‧梓潼士女》為下卷。

呂氏序曰:「先王之制……庶有益於風教云。」(「據《呂序》,則張本亦出於宋本而不及李本遠甚。」)乾隆五十五年,冬十有二月,訪盧弓父先生於杭州新橋之抱經堂,借其手校足本《華陽國志》以歸。次年七月,寓震澤,以此本對校一過。海寧陳鱣記。

盧氏記曰:「按《魏書‧崔鴻傳》云,「常璩所撰李氏據蜀時書,尋訪不獲。久思陳奏,乞敕緣邊求采」云云。然則,元魏時已闕此卷。抑不知璩本有錄無書,不補可也。又按其子子元云:「正光三年購訪始得。」是有此卷。」(此條在第九卷。)

佳允案:常璩《三州士女目錄》,《巴郡士女》范目以下一十八人,當列蜀郡後為第二卷。今按本志讚傳並闕,豈稱全典哉。自宋呂大防、李二刻已無聞矣。先民往則,宜垂竹素。強識之士不重有感耶!(此條在第十卷《蜀郡士女讚》後。)

佳允曰:江原常氏,代有明德。……今考出士女共十九人。又見道將承源家學,良史稱材,常友遐心,蓍龜孔邇。(「《常氏士女志》。」)中国古籍全录

嘉慶十四年十二月既望,寓中吳上津橋石泉古舍,檢閱是書,重校一過。鱣記。

「華陽黑水為梁州。」「周文為伯,西有九國。」「武王克商,……故吳楚及巴皆曰子。」「按《巴國圖經》,其地周萬餘里。」「漢中郡本附庸國。周赧王二年,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ARTX.CN

「寧州,晉泰始六年初置。蜀之南中諸郡,皆夷越之地。」

「《大同志》者,《蜀後志》書其大同及其喪亂。」

「司馬相如、嚴君平、楊子雲、陽城子元、鄭伯邑、尹彭城、譙常侍、住給事等各集傳記以作《本紀》,略舉其隅。而陳君承祚別為《耆舊》……終乎永和三年,凡十篇,號曰《華陽國志》。」

文光案:《華陽國志》十二卷,陳仲魚以盧氏校本錄於張本之上端,楷朱書。後有識語。不知何以歸于吾家。予欲以此本付梓,忽見讚中一條,至「名齊吳王」止。張本旁注下有闕文。盧校云:「名齊吳玉耳。非闕文也。」乍讀之,疑王字是玉字之訛。名齊吳王,實不成句。因取《函海》本對勘之,果是吳玉,校注云:「或作王。」(「偶見張刻《御覽》引《後漢書‧方術傳》「吳玉善醫」。後閱毛本《後漢書》乃是郭玉。校書如掃落葉,此條尤當細考。」)玉下空四字,實為闕文。而盧校反遜《函海》之刻,遂置之。精校如召弓先生,不免臆度之詞。他可知矣。時又得王玉二字之誤於沈括《補筆談》,因錄於左:

自古言楚襄王夢與神女遇。以《楚詞》考之,似未然。《高唐賦》序云,「昔者先王嘗遊高唐……」。則「其夜王寢,夢與神女遇」者,王字乃玉字耳。明日「以白玉」者,以白王也。王與玉字誤書之耳。ARTX.CN

文光案:《補筆談》第四卷,皆考證之文。此其中之一條。依沈說讀之,文理甚順,可發千古之疑。又《齊論語》有《門王》、《知道》二篇,以問王為「問玉」。此亦王玉二字之當辨者也。

考證家宏徵博引,不難于取而難于棄。故蔓延如《五禮通考》,采及天文。《學海堂經解》,多收算學。雖嗜奇者割愛誠難,而按之體例不免疵累。予有所得,即寫于書目之額上行間。有與本書無涉者,棄之可惜,遂并存之。昔金陵盛仲交家多藏書,前後附葉上必有字,或記書所從來,或記他事,往往盈幅,皆有鈐記。常熟趙定宇閱《舊唐書》,每卷末必有朱字數行……文光記。

二十一悔過齋重刻題襟館本華陽國志陶濬宣題記

扉頁底精刻:「廖氏題襟館原本光緒庚寅十月板歸鄰水李氏悔過齋陶濬宣題記」二十七字。

第四冊末,有陶題記手跡精鐫,全文如下:

《華陽國志》成於魏晉之間,古方志最為完善,而明以來無善本。呂汲公刻,世莫見者。鄰水廖氏是書,據宋李叔廑本斠(刊)。元和顧先生為之寀(審)訂,旁引舊文,多所補正。自謂「不減宋元佳刻」。海內珍之。粵燹以還,久乏傳本。不期此本尚在人間,展轉至予。中有脫板及漫漶蟲蝕者五十餘篇。為補刻完竣。時予校經廣州南園,今南海令李鐵船同年徵庸,為廖都轉邑人,且有連,欲得是以存鄉邦文獻。因舉板歸之。垂六七十年,轉徙一萬餘里,楚弓獲反,完好如昨,亦藝林勝事也。《廖序》以乾道、咸淳臨安二志當時未刻為恨。今並刻於吾浙,而明越、吳興宋元各志亦先後削青矣。顧先生刊定是書,足稱審密,唯卷弟三越嶲郡下有佚文一百五字,據《御覽》所引,足資校補,(附)錄於後。光緒庚寅十一月,會(稽)陶(濬)宣記。

張翕,字子陽,巴郡人,為平陰郡,布衣疏(蔬)食,儉以化民。自乘二馬之官。久之,一馬死,一馬病,翕曰:「吾將步行矣。」夷漢甚安其惠愛。在官十九年卒。(原有小字雙行注「《後漢書‧邛都夷傳》作在郡十七年卒」。)百姓號慕,送葬者千數。天子嗟歎,賜錢十萬,為立祠堂。後太守數煩擾,夷人叛亂。翕子端(原注「當作湍」),方察孝廉,天子起家拜越嶲太守,迎者如雲。《太平御覽》卷六十引《華陽國志》。

二十二顧觀光華陽國志校勘記

清代校勘《華陽國志》的著作,這是別開生面的一派。其特點在于廣泛徵引,務求博洽,為未來研習《常志》者提出深入的路向。全文約三萬字,已有《武林叢書》本,存古書局單行本,《龍谿精舍》與《志古堂》兩種《華陽國志》附錄本流傳。此不全錄。只錄其《巴志》前十行,以見一般。

卷一《巴志》(括弧內字為原校語,小字雙行)。

歷夏殷周(廖刻本云:「當作歷虞、夏、殷。脫虞字,衍周字。」)甄其寶利(惠校「貨利」。)迄於秦帝(迄,原誤起,宋本不誤。後凡依本補正者,並不著。)元康六年廣漢益州(廖云:巴漢七郡者,巴一,巴東二,涪陵三,巴西四,宕渠五,漢中六,梓潼七也。所廣益者,武都八,陰平九,新城十,上庸十一,魏興十二。)前徒倒戈(原脫前徒二字。)封其宗姬於巴(宋本「以其宗姬封於巴」。)給客橙(宋本●。廖云橙當衍。●當作,即橙字。)竹木之貴者(宋本貴作。)彼犧惟澤(犧原誤儀。)令聞令望(宋本聞作問。)蜀王弟苴私親於巴(廖云苴下當有侯字。)分其地為三十一縣(宋本脫去三十二字,俗本改一為二,廖校遂欲刪去此字,皆失考也。今依路史太昊紀注補正。)白虎為害自秦蜀巴漢患之(此處有脫文,《御覽》三百四十八有:「一白虎常從群遊巴蜀傷害千餘人。」又四百八十,《書鈔》百二十五,並節引。)邑萬家(《御覽》兩引,邑上並有賞字。)於是夷朐忍廖仲……

二十三傅增湘藏園群書題記續集卷一校明劉大昌刻本華陽國志跋

《華陽國志》一書,自廖氏題襟館本刊行後,世之讀者,意謂可無遺憾。以原書為顧千里所手校,要為訂正可傳也。然余曩見同年鄧孝先太史所藏顧氏校本,為付刊後所重勘。所據為常熟馮氏空居閣本。其校語溢出刊本者至多。保山吳佩伯曾假臨一本,今尚寄寒齋中。余每披閱及之。卷中多識其疑誤,而改訂之處乃絕少。緣所見馮本外僅有錢磬室寫本、何義門校本而已,於明代嘉靖以前舊刻似未寓目也。頃北平館中,新收得嘉靖甲子劉大昌刻本,極為罕覯。因從趙君斐雲許假歸,以廖刻對勘一過。自八月二十二日起,至十月二十三十止,凡兩閱月,僅乃訖功。行止不常,丹鉛屢輟,良用自恧。然全書訂正之字多至四百有奇,咸前人所未發,又殊自矣。茲舉前數卷最勝之處言之。

如卷一「樹有荔支」,支不誤芰(第二葉)。「儀貪巴道之富」,不作巴苴。(三。省原有第、葉二字下同。)「取商於之地」,不脫之字。「曰虎歷四郡」,曰不誤白。「從高祖定秦有功」,秦不誤亂(均四)。「此武王伐紂之歌也」,此不誤比(五)。「家中無可與」,與不誤為(六)。「涼州羌反,入漢中」,不脫反字。「貧者無以自支」,支不誤久(均七)。「嚴子農代為都督。農解後」,二農字不誤豐(十一)。「朐忍徐慮」,慮不誤惠(十三)。「大破之。闡、咨退」。不脫闡字(十三)。「人多戇勇」,不脫多字(十五)。「李雄,宕渠之廝伍」,廝不誤斯。

卷二佳字,如:「上昭于天」,昭不誤照(一)。「文秀暐曄」,曄不作瑋(二)。「姜濟、陳巳」,巳不誤巴。「不得過,過多云鬼病之」。不脫下過字。「學道永信者」,永不誤未。「其供通限出五斗米」,通不誤道。「張脩攻固城」,城不作成(均四,下葉城同)「魯益驕恣。璋怒」,不脫璋怒二字。「皆以祭酒為治民」,不脫民字(均四)。「大姓李、程、趙氏」,程不作鄭(五)。「更始即祚」,祚不作位(六)。「諸軍足辦」,辦不誤辨(十一)。「梓潼郡」,潼不誤橦(九,下同)。「秦州遂荒無晉民」。州不誤川,晉不誤留(十二)。

卷三佳字,如:「故多斑綵文章」。斑不作班(一)。「魚鳧王田於湔山」,不脫魚鳧二字(二)。「天奉我矣」。奉不作承(三)。「王哀念之」,不脫念字(三)。「歌龍歸之曲」。龍不作隴(三)。「司馬錯等因取苴與巴焉」。焉字不脫(四)。「玉帛戔戔乎梁益之鄉」。戔戔二字不誤踐(八)。「英辯博通」,辯不誤辨(九)。「則有元常、元化、程玦」,玦不誤●(九)。「火井江有火井」。上火字不誤文(十二)。「拔雒城,援襄陽」,不脫拔字,援不誤拔(十四)。「漢時,任安定祖」,不脫安字(十四)。「省橋梁三津」,不脫梁字(十六)。「有王喬、彭祖祠」,喬不誤橋(十七)。「孝子吳順養母」,養不誤俸(十七)。

卷四佳字,如:「發運興役,費甚多」,不脫興字(二)。「方為先主問代」,為不誤亡(四)。「柔遠能邇」,邇不誤爾(六)。「破壞郡縣,役吏民」。役不誤歿(九)。「人但焦草炙鼠為命」。焦不誤樵(九)。「遜使使督護雲南姚岳」,不脫下使字(十)。「少威儀」,儀不誤稜(十一)。「學圖緯,通三才」,才不誤材(十一)。「升麻縣」,升不誤牧(下文即云「山出好升麻」,十四)。「俗妖巫,惑禁忌」。不脫惑字(十六)。「天所貴也」,所不誤之(十六)。「度蘭滄水」,滄不誤倉(下同,十七)。「謂諸耆老曰」,不脫諸字(十六)。「大姓陳、趙、謝、楊氏」,不脫謝字(十六)。此皆廖校所遺其他諸卷尚多,不能悉舉也。

又廖氏所附校語,有引據史傳以證本書之誤。今以劉本勘之,多與之合。如卷五,「以功曹李雄為大司徒」(二),廖校云:「雄當作熊,見《後漢書》。」此本正作李熊。卷六,「先主還解」(四),廖校云:「沛下不當有解。即今廨字。」此本正作廨。「不可背之,立效」(四),廖校云:「之下當有要當二字。」今本正有此二字。「盡封其物」(五),廖校云:「盡上當有羽字。」今本正有羽字。卷八「地名觀阪,上自觀下」(三),廖校云:「當作自上。」今本正作自上。「廣漢太守張微」(八),廖校云:「《後賢志》、《目錄》皆作徵。」今本正作徵字。卷十「同穴齋定」(二十三),廖校云:「誤,未詳。本或作窆字。」又,「榖二石」(二十三),廖校云:「誤。未詳。本或作蜀。」今本正作窆蜀字。凡此,皆廖氏所疑,而未敢遽為訂正者;今得此本,若合符契。益可恍然矣。至如人名之舛失,如祝苞,祝不誤程。賈●。●不誤栩。楊厚,厚不誤序。貞玦,玦不誤●。皆見於卷十中《先賢士女》,所關至鉅。賴有此刻足以正其差誤。校竟為之忻快無已!

夫《常志》自元豐間呂微仲始刻于成都。嘉泰間李叔廑再刻于臨邛。然李氏授梓時已言其多所缺漏。迄明以來,並此臨邛補葺之本亦絕跡於天壤,惟恃諸家傳鈔延此墜緒。據劉氏《後跋》言:「笥中所藏,出于舊錄。祇取《范史》訂正十一,獻之郡齋。」則當時未睹宋槧可知。尤可異者,楊經守成都,以此書授梓在嘉靖甲子。而張佳胤有張四維《序》,亦署嘉靖甲子元日。以數百年來堙鬱不傳之籍,而一年之中有兩刻本,且皆出于蜀人之手。書之顯晦,信有時耶?張氏蒲州所刻,觀其《自序》,乃「得抄本于澶淵晁太史家,嗣在江陽假得楊用修本。又在大梁假得朱灌甫本,交互取質,參證脫訛」。余庫中亦藏是本,取以對勘,凡劉本改正之字,張本一一皆具。可知二公校訂之精審,視後世所傳惡鈔迥然大異。宋本既不可得見,得此嘉靖初元善刻,據以糾正流俗之失,雖與天水舊槧等量齊觀可耳。

然余竊有未解者,聞廖氏題襟館開雕此書,本出孫淵如之手,而顧千里為之一一經理,以成其事。孫氏既富于收藏,顧氏夙精于校勘,宜其盡羅眾本,擇善而從,藉殺青之役以竟掃葉之功。今觀其書,奪訛盈幅,轉不若李氏《函海》之較為審慎精嚴也。蓋雨村所據以付梓者為錢叔寶寫本,而又得此劉大昌本,及天啟李一公本,攷訂其異同;而廖氏刻本時,不特嘉靖張、劉二本及天啟李氏本均不及見,即李氏《函海》本亦似未經寓目,殊不可解。右方所舉前四卷異文,檢視《函海》本,均注其異同於本字下。千里若見及之,必不至略而不采也。昔黃蕘圃校書,多兼收眾本,一書手勘至於再三,不憚其煩,所謂「遇本即較」也。余為之進一解曰:凡校書之法,切勿篤信前人。世人偶得名家校刊之書,輒篤守其本,謂已決無罅漏。豈知異鈔祕槧,海內方迭出不窮,吾輩覽玩所及,或為昔人耳目所未經;刻意尋求,往往後來居上,正不必讋於前賢而自畫也。

此本半葉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雙闌。前有嘉靖甲子知成都府昆明楊經序。後有大昌自序。鈐有「尊生父脩綆圖書」白文印。又「淮」字朱文印。遍檢各書,自李雨村引校外,諸家均不著錄,洵可云罕秘矣。至張氏蒲州刻本,則並雨村亦未之覯也。余昔年曾得抱經樓藏本,缺第十一卷,嗣與友人易得完帙,今寶藏於雙鑑樓中,異時當更取以覆勘之(注)。
丁咚买菜,完成了3.3亿美元的D+轮融资。4月,他刚刚完成7亿美元的D轮融资。中国人寿将继续增持a股。因股价连续10个交易日低于1元*ST,老鹰表示该股可能被终止。唐嫣证券交易所打掉了中国投资者的专属珠宝。每天购买新鲜食物被指责为争夺谁的奶酪被新鲜电子商务第一社区群买走。160亿元的市值化为乌有。曾经,“影视借壳第一股”锁定在“1元退市”!中国股市观点:关于IPO的传闻很多,比如丁咚天天买菜,天天享受新鲜食物!谁将成为生鲜电商第一股?谁是生鲜电商第一股?丁咚购买食品,并与每日卓越新鲜度同步更新发行价区间。獐子岛困境:岛民5年未支付给外国家庭的红利可以追溯到1956年。传统电商加社交电商体系建设。当天递交招股书也继续亏损。每天买菜怎么讲资本故事?新鲜玩家要面对行业痛点IPO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