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论语 > 论语·颜渊篇第二十二 正文

论语·颜渊篇第二十二

作者:古文学  时间:2017/12/17 16:26:58  阅读:次  类别:论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注释:

  (1)举直错诸枉:错,同“措”,放置。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
  (2)乡:音xiàng,同“向”,过去。
  (3)皋陶:gāo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
  (4)远:动词,远离,远去。
  (5)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
  (6)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评析: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推荐名著

15万亿元保险投资管理人亮相,100余位非行业受托人新三板报:退市新规发布,新三板提前清仓半年报龙头地产公司负债率攀升短期负债规模扩大大连盛亚被上交所询价上半年互联网财产险保费收入回升股权转让价格“大变”龙大肉换业主引关注利润增长跑赢收入增长41家房地产企业上半年净利润426亿元四部委联合严厉打击假发票、假退税数十家保险中介机构被罚款三度延期复牌,深圳大通终止收购两个区块链标的多省房产登记网提速,专家称房产税临近市场情绪回升,资本活动增加。提前关注优质科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