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名篇名句 >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正文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作者:古文学  时间:2017/12/18 11:50:16  阅读:次  类别:名篇名句

故都的秋郁达夫朗诵:傅成励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达夫3岁丧父,7岁入私塾启蒙,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1年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夏考入之江大学预科,不及半载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翌年进入杭州蕙兰中学,因绝望于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遂回家闭门苦读.
  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1914年7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开始接触西洋文学,并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7月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发起成立了创造社.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对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小说《沉沦》为其代表作,深刻地表现了受压迫的留日学生的苦闷与彷徨,并塑造了一个性格忧郁和心理变态的青年形象,具有强烈的反旧礼教色彩.1922年3月《创造季刊》创刊,主编第1期.同年7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国.
  1923年5月,《创造周刊》创刊.同月发表《文学上的阶级斗争》,引起广泛注意.7月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同年作品集《茑萝集》出版.1923~1926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1927年1月因发表政论《广州事情》引起创造社内部争论,从而声明退出创造社.1928年春秘密加入太阳社,9月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作为发起人在上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3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2月与鲁迅、茅盾等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同年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其中游记尤为出色.1935年发表《出奔》,描写尖锐的阶级斗争.1938年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携妻儿抵新加坡,主编《星州日报》等报刊副刊,发表大量战斗性很强的政论、短评和诗词声援抗日斗争.1942年5月由于日军进逼撤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曾被日军强迫任翻译七八个月之久,在此期间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印尼群众和华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年50岁.
  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则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既有表现对旧社会的抗争与愤激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态的心理描写、悒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成感情意味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
  著作书目:
  《沉沦》(短篇小说集)1921年,泰东
  《茑萝集》(小说、散文合集)1923年,泰东
  《小说论》(理论)1926年,光华
  《文艺论集》(理论)1929年,光华
  《戏剧论》(理论)1926年,商务
  《寒灰集》(《达夫全集》第1卷)1927年,创造社
  《文学概说》(理论)1927年,商务
  《日记九种》1927年,北新
  《鸡肋集》(《达夫全集》第2卷)1927年,创造社
  《过去集》(《达夫全集》第3卷)1927年,开明
  《孤独者的愁哀》(戏剧集)1927年,创造社
  《迷羊》(中篇小说)1928年,北新
  《奇零集》(《达夫全集》第4卷)1928年,开明
  《达夫代表作》(小说、散文合集)1928年,上海春野书店;1930年,现代
  《敝帚集》(达夫全集》第5卷)1928年,现代
  《在寒风里》(小说、散文合集)1929年,厦门世界文艺书社
  《薇蕨集》(《达夫全集》第6卷)1930年,北新
  《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1932年,湖风
  《仟余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年,天马
  《达夫自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天马
  《断残集》(《达夫全集》第7卷)1933年,北新
  《浙东景物纪略》(散文集)1933年,浙江铁路局
  《屐痕处处》(散文集)1934年,现代
  《达夫日记集》1935年,北新
  《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1935年,北新
  《达夫游记》(散文集)1939年,创造社
  《达夫散文集》1936年,北新
  《闲书》(散文集)1936,良友
  《我的忏悔》(散文集)1936,良友
  《藤十郎的恋》(剧本)1937,上海文化书局
  《郁达夫文集》(小说、散文合集)1948,春明
  《达夫诗词集》1948,广州宇宙风社
  《郁达夫游记》(散文集)1948,上杂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51,开明;1954,人文
  《郁达夫南游记》(散文集)1956,香港世界书局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政论合集)1959,人文
  《郁达夫诗词钞》1962,香港上海书局
  《达夫文艺论文集》(1—3卷)1978,香港港青出版社
  《郁达夫诗词抄》1981,浙江人民
  《郁达夫文集》(1一12册)1982,花城
  《达夫书简》1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游记集》(散文集)1982,浙江人民
  《郁达夫抗战诗文抄》1982,福建人民
  《郁达夫致王映霞书简》l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小说集(上下册)1983,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1984,陕西人民
  《郁达夫散文选集》1985,上海文艺
  《郁达夫散文集》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文选集》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1986,浙江文艺
  《沉沦》(短篇小说集)1986,百花
  《郁达夫书信集》1987,浙江文艺
  《沉沦.迷羊》(短篇小说集)1988,人文
  著名作品: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
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居住近三年,这段时间里,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
文章疏导
  1.本文题旨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本文结构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3.情景交融的特点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作些作者情况和背景介绍,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读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章里那种浓浓的秋意深深地吸引着我,那里的秋雨,那里的秋蝉,那里的秋果,那里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富有韵味,令人遐想无限.
作者善于抓住秋的特点来写秋,五幅图画,写“庭院读秋”,突出故都之秋的“清”;写“清晨踏秋”,突出故都秋的“静”;写“秋蝉啼秋”,连用“衰弱”“残声”“啼唱”“嘶叫”四个词,把秋的“悲”渲染得淋漓尽致;写“闲人秋叹”天灰、风凉、雨歇、云卷、天晴,突出沉重凄凉;写“柿枣映秋”,让故都之秋“悲”而且“壮”,平添了一份眷恋向往之情.在景物的着色上特别偏爱冷色,如“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淡绿微黄枣子颗儿”,柳阴下的丝丝日光,这些单的、纯的、淡的、暗的色彩,都与作者寂寞的感受有关.
作者注意调动不同的感觉写秋,如视觉,天是“碧绿的”,“秋草”是“尖细且长”的,如视觉作者特别选用一些很轻很细的音响,如“西山的虫唱”、悠远的钟声、“驯鸽的飞声”、寒蝉的嘶鸣、息列索落的雨声、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微叹.这些细微响动,普通人很容易忽视,但在敏感寂寞的作者心中却留下很深的痕迹.
作者还很细腻地展示自己在观景赏景时的感触,如:“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看“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踩在槐树的落蕊上,“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故都的秋》起笔便见不凡,直接切入主题.“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不远千里竟是为了饱尝一下北国古都的“秋”,其情的强烈溢于言外,又给读者留下一个大的悬念,究竟这北方的秋,因何以这样引人?
接着作者又很简约的把文章递进开来:这古都的秋,只有在北方才能领略得到.因为“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同时,还蛮有深意的说出了一番话:“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显然,要想领略这秋,并不在于人人都懂得的都赞美的名花和美酒之美上,秋之领略,应该在哪里呢?此时,他笔锋一转,把我们带进了北方的秋天里.从常见的几样毫无关联的景物里,并列的,散散的,曲尽其妙又极研尽致勾勒出秋“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总的来说,《故都的秋》通篇无一“愁”字,话到唇边不言愁,但处处潜着“愁”的落寞.

据郁达夫日记记载,《故都的秋》这篇散文作于1934年8月17日,是他到北京的第四天.郁达夫第一次到北京还是在他1913年去日本留学之前.年届不惑的郁达夫在经过21年的奔波后再次回到这物易人也非的故都,必然会感慨万千,就像是多年后邂逅一位一起长大的好友,眼睛里写满的除了亲切与兴奋,还有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沉重.
郁达夫和北京的感情深而且浓,就像故都的秋色一样.他此次到京第二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卖旧书之伙计某,还记得我十年前旧事,相见欣然,股股道故,像是他乡遇见了故知.”
1923年秋,郁达夫从日本回国后不久就不得不为了生计打算应聘到北大讲授会计学,度过了一年多孤独而苦闷的生活.这在去北京半路上写的《海上通讯》里就做了预言:“我此番北行,你们不要以为我是寻快乐而去,我的前途风波正多得很哩!”这期间的心情在他的作品里充分表现了出来.像他自己在1927年所写的《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中认同的观点一样,“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其中还说,“到北京之后,因为环境的变迁和预备讲义忙碌,在1924年中间,心里感到了许多苦闷焦躁,然而作品终究不多”.这“不多”的作品包括散文《零余者的自觉》《一封信》《北国的微音》《小春天气》,以及短篇小说《薄奠》等.这些作品,尤其是散文,像作者生活的镜子一样,反射出孤独苦闷的寒光.
在孤独苦闷的日子里,他经常出入旧书铺,难怪十年后卖书伙计还记得他.而这也一定就会触动他陈旧而脆弱的心弦,拨动起当年浓浓的忧郁.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但过去并不等于消失.往事已不再清晰,而当时的情绪却像生存中永不消散的雾霭一直笼罩着他,成为心灵的底色.而我们也只有穿过历史的层层迷雾,才能准确地为文章把脉,探寻出一条通往作者心灵的小路.
从字面看,“故都的秋”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在这里,“故都”是指北京无疑,而“秋”又是哪一年的秋天?1923年,郁达夫到北京已是10月10日,只赶上秋的尾巴.而这也确实是个多事之“秋”,正赶上新总统曹锟晋京.1924年,他才在北京度过完整的一年.否则也就不会有另一篇散文《北平的四季》了.
而文章说“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却与事实不符,恐怕是作者有意遮掩.因为在1926年6月19日,因其子龙儿在京患脑膜炎夭折,郁达夫从广州回到北京一直住到10月初才离开,恰好将1923年不得全顾的“秋”补上了.
那三个多月,“完全沉浸在悲哀里”,甚至“当微凉的早晚,我们俩(指作者夫妇)都想换上几件夹衣,然而因为怕见到他(指龙儿)旧时的夹衣袍袜,我们却尽是一天一天的捱着,谁也不说出口来”,还哪有心思去品味故都的秋色呢?但是,这样的秋天,作者又怎能从记忆中抹去呢?恐怕是另有原因.这需要我们对文章写作的具体过程及场景进行分析.
据当天日记记载:“晨起,为王余杞写了二千字,题名为《故都的秋》.”前一天的日记中还谈到:“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余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作为著名作家,这样的事情自然是家常便饭.王余杞和郁达夫素有往来,这次到北京之前,远在天津的王余杞还提出要为郁达夫及其家人办理“胶济津浦路免票”手续.
如此看来,接到王的催稿信后,郁达夫就不得不提笔了.然而,郁达夫又为什么单单去写故都的“秋”呢?可能是“应物斯感”吧?因为他在前一天的日记中说道,“晨起上厕所,从槐树阴之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可是,即使对于北京的秋,他也是怀着深刻超常的感情,甚至如文章结尾所言,“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如此深刻的眷恋区区二千字岂能道尽?我们还可以算一下速度账.1932年写《迟桂花》时,他连续三天的上午各写了四千字,午后还能写上一二千字,这当然要考虑到文体的不同,而舒适安然的写作环境也很重要.
写《迟桂花》时,他独自一人住在杭州西湖医院的睡明楼上,除了安心养病,没有多余的烦恼.创作力旺盛的那三天都是凉爽的雨天,而且他“早睡”、“睡得快适无比”,之前又经过数日的酝酿,原计划能写一万五六千的文章,结果写出了二万一千字.
而写作《故都的秋》时,他拖家带口,从青岛济南,坐火车抵京.旅途劳累,行踪不定,再加上访友、应酬,怎能静下心来写东西?况且,1937年他在谈写作的经验时说,“平生的信条,第一是’被催逼出来的文字,决不是好作品’.因之我自开始写作到如今,从没有写过一篇有自信的作品”.
如此看来,《故都的秋》也是被催逼而生的“早产儿”之一了.我们且不说他对“早产儿”有无自信,只是他那篇堪与此文互文的《北平的四季》里,也提到《故都的秋》已“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一遍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之后,似乎还不过瘾,又对北平近郊的秋色描绘赞美了一番,并且与《故都的秋》文“扬北抑南”的论调一致,称南方的秋不过是“小春天气而已”.据此,我们至少可以推度,《故都的秋》文中没有言及北平近郊的秋色,也是有一定原因在里面.
现在,就让我们试着揭开这层层面纱.当时,王余杞在信中说他第二天要来“坐索”,所以郁达夫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拿出一篇文章来.这样他就不能神闲气定地酝酿构思,洋洋洒洒地长篇行文,而是要将思路和情绪凝聚在一点一线上.
他来不及去描绘“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只是随手勾勒出几幅身边的图画:品茗观秋、金槐落蕊、寒蝉秋唱、处处秋枣……槐树、枣树、葡萄树,都属郁达夫北京寓居的庭院中所有,而秋蝉吟唱也是随时都能听到,因此都是信手拈来之物,不必远取.
然而,一方面受自己意识的控制就地取材;另一方面,思绪又不自主地逃出意识的监督,幻化出一幅“闲叹秋雨”图.这是因为作家在进入实际的写作行为之后,不但要受到先在因素如文章体式、主体构思等制约,还会出现自由的非构思写作状态,根据相似规律将相近的审美意象自然流露于笔端.
这幅“闲叹秋雨”图因为没有具体时空的限制,而是在两级之间徘徊,可远又可近,尤其是又符合文章“清”、“静”、“悲凉”的整体基调,所以骗过了意识的眼监督,蒙混过关.而这“清”、“静”、“悲凉”的基调也不是空穴来风.其中一部分原因,如前所述,是作者个人在故都的遭遇造成的,特别是爱子龙儿的夭折给他打击非常之大.
秋夜里,风吹枣落的声音也会让他隐隐心痛,夜不成寐,就是因为这枣子落地的声音使他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和爱子一起摘枣子时的快乐,形成强烈的情感落差.但是,这悲痛之情已在散文《一个人在途中》中得到了宣泄,另外考虑到读者的期待,也不便再次过多流露,因此只是以文章基调的方式构入.
另外,故都北平,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象征,悠久历史的乳汁将之浸润得“典丽堂皇”,然而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1933年,日寇进犯到距北平仅五十多里的密云.后来,虽然妥协求和的国民党当局与日方签订了停战协议,但日寇仍在觊和威胁着整个华北及全中国,并且时常派飞机到北平上空窥探,形势岌岌可危.
郁达夫虽然曾说自己只是一个作家,而不是战士,但他不是只顾自家的颓废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是时时心以系之.而今,眼看着祖国将要陷入自己曾经留学过的异邦之手,痛惜之情可想而知.过去和现今,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此情此景,与其痛惜,还不如趁此片刻安宁,再来品味一番故都的秋味、秋色、秋的意境与姿态.
于是,在文章中,一幅幅北国秋景重复着“清、”“静”与“悲凉”,而与江南之秋的对比同样反衬着北国之秋的“清、”“静”与“悲凉”.然而,细细地读过之后,似乎还能感觉到作者意识里面瞬间的窃喜,这是因为他已经深深地陶醉于此,忘记了此身所系.但是,这虚假的安定很快便被现实的阴霾所遮蔽,最后不得不发出无奈的感喟.即使拿“寿命的三分之二”也留不住这故都的秋,只能凭空去追忆了.此文对他而言,也只能作为唱给故都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了.
尽管《故都的秋》作为一个“早产儿”,没有来得及吸取和凝聚足够的营养从而得到壮大,就被那急于要见到自己婴儿的父亲粗暴地剪断了脐带,但它仍然健康、俊美,充满生命的张力.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揣测,如果当时郁达夫有更好的创作环境,《故都的秋》这篇散文一定会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更加宏大、壮美!可是,历史已成为过去,伊人已沉睡于他乡,我们的揣测也只能是臆想了.

《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读罢,我被文章里那种浓浓的秋意所吸引,那里的秋雨,那里的秋蝉,那里的秋,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富有韵味,令人遐想无限.没错,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相比,真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无论在中国古代或现代,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可我觉得写得最有味道的,还数郁达夫这篇《故都的秋》.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但是这篇散文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又向读者展示了北平的秋,其意境清静、幽远,令人感觉不到秋的萧萧与落寞,只是觉得北平的秋有花、有树、有秋雨、有秋蝉,还有秋天的果实.是那么的平常,可又那么充满生活气息,更可贵的是作者用那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将其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遐思无限.真恨不得插上一双翅膀飞到北平,飞进秋天.
从文章的一字一词,可以感受得出作者对北平秋天有着无限深厚的感情,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作者“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表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正是在这种感情下,文章中的秋才被描绘那么细腻.在作者眼中,江南的秋只能感到“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于是,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的让我们感受北平秋的味道.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作者从味觉,写出了茶的清醇,从视觉,写出了天空的高远,从听觉,写出了鸟声的清脆、环境的清幽.还从视觉,从触觉“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将日光的细碎表现得淋漓尽致.蓝天、白云、鸟鸣、日光,还衬上几朵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再来几根疏疏落落的秋草作陪衬,北国秋的早晨简直舒适绝伦.在北国的槐树下,那落蕊铺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受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从触觉上写出落蕊的细、软,从嗅觉上写出空气的清新,简直令人心旷神怡.“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令人觉得北平人的细腻,但又清闲;在不知不觉之中保持了一份心灵的宁静,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跟南方的蝉的烦躁的叫声相比,那些“衰弱”更令人有一种秋将冬至的感觉,更觉生命的可贵.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雨声“息列索落”,使人置身于雨境,下雨后,都市闲人在雨后的斜桥影里,遇见熟人,说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了”字拖得老高,老长,让人觉得北平人的悠闲中又不乏热情好客,显示出北方人冬之将至时一种特有的慵懒,颇具地方特色.还有的就是北方的果实,那可也是被作者描述得别具一番风情.对于故都的秋,作者“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人零头”.可见,北平的秋,真的令人流连忘返.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个角度将北平的秋展现得似乎真实但又充满梦幻色彩,似乎很近但又很远.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本文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表达了作者对平静、清幽、充满鸟语花香的生活的向往.读者从这里,感受了真正的郁达夫,真正的北国之秋.

赏秋景 听秋声 感秋意 品秋味----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肖旭)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生于书香家庭,3岁丧父.1913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郭沫若等成立“创造社”.1928年加入太阳社,同年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社会罪恶,表露内心苦闷,意义积极,或有颓丧情绪.其作品情景交触,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从1921年到1933年,郁达夫以极大热情参加左联活动进行文学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等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闲居独处,在游历山水中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作者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辗转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品故都秋“味”,写下散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是篇记游散文,选自郁达夫的散文集《闲书》.郁达夫留学日本期间曾经和郭沫若、成仿吾组织了以抗日为宗旨的“夏社”,以后又组织了“创造社”,一九三0年参加“左联”,是“五四”以来颇有影响的一位作家.郁达夫是《创造周报》的主编,《奔流》是郁达夫和鲁迅合编的.郁达夫的小说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大多采用自叙传方式和第一人称写法.
  写秋之作,古今中外,或歌或悲,或叙或议,可谓不胜枚举.秋之于人,有种特别的缘情.这不,郁达夫也秋情大发,一篇《故都的秋》,写得清新灵秀,质朴真挚,读来别有韵味,堪称咏秋佳作.它的中心意旨是,赞美故都秋天的浓色、深味.
  唐人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足见情在诗文中的地位.《故都的秋》正是表现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真挚、强烈、纯朴的眷恋之情.
  文章起笔,开门见山即切入正题.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赶到青岛,又从青岛赶到北平,竟为一饱故都的秋,故都的秋味.其情之痴、之深、之真、之切,溢于言表.这个开头让我们看到了本文主要抒写的是北京秋天的浓色、浓味.
  然而,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的抒发,主要是通过和江南之秋的对比反衬,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故都的秋》的主要内容是描绘故都的秋和别处秋的不同.的确,江南之秋,只能使人“感到一点点清凉”,使人“赏玩不到十足”,相形之下,北国之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故都的秋给人的总印象,是开篇的文眼.作者在描写秋天景象时为什么两次写到南国之秋?写江南秋天的浅色、淡味是为了对比北国秋天的浓色、深味.那很高很高碧绿的天空,那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那五彩滨纷的牵牛花(小院静观),还有那北国槐树的落蕊(槐蕊铺地),那秋蝉衰弱的残声(残蝉闲听)……无不凝具北国之秋的特色,就连秋雨过后斜桥影里北方人的缓慢悠闲的声调,也都染上了一层浓郁的秋意(凉风秋雨),北方八九月份正是果树成熟的大好时节,枣子红了,柿子黄了,葡萄紫了,让人垂涎欲滴(枣红佳日),看起来、听起来别有一番秋味呢.这里,虽然作者择取的仅仅是点缀北国之秋的几处平凡秋景,但却把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姿、秋态、秋风、秋雨描绘得自然贴切,引人入醉,真是秋意十足,秋韵毕现,寥寥数笔,给人以“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之感,也令人领略到北国之秋的深沉,幽远,严厉和萧条.因此,才有作者的“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之比喻和赞叹,才有作者对故都之秋更深一层的恋情.
  作者进而又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在比较和议论中进一步感叹出:“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可见,作者把自己对秋之情无疑又渲染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作者用心中之秋写笔下之秋.从五个方面刻画故都的秋的景象,景象无不留有作者心的痕迹:北国院内赏秋景、北国槐下知秋物、北国蝉底听秋声、北国雨后感秋意、北国秋清话秋果.至于传统的文章里明秋情的内容,是联想的展开,不在景物描写之内容.作者围绕着故都之秋,文不离题,一唱三叹,或聚或散,或叙或议,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字里行间,由首至尾无不融情于景,情景交汇,情感的波澜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层层递进,层层迭起,通篇洋溢着一股恋秋的主旋律.
  《故都的秋》主要写作方法是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绘景色用描写的方法,如“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牵牛花的蓝朵”,“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等;写游踪用记叙的方法,如“从杭州赶上青岛”“从青岛赶上北平”这是记游踪,它是游记的一个必备因素和特点;开发深味用议论笔调,如“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将抒情渗透在叙事、写景、议论之中,如“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不用浓墨重彩,一篇《故都的秋》满写着赞美、眷念的韵味的和幽远、落寞的情怀.故都的秋早已都被作者涂抹了一层清、静、悲凉的色彩.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究竟在哪里呢?在秋院的破壁腰,在秋槐的落蕊旁,在秋蝉的残鸣中,在秋雨滑落下,在秋果的成熟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京韵的互答时.在现实的人生里,作家的内心被过早地投下了忧郁、落寞的阴影.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境、秋味儿,被鲜明地笼上了一层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但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情感体验而受到扭曲,以致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在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里,那院落的牵牛、槐树的落蕊,秋蝉的鸣叫,还有那秋风秋雨等等,是多么清晰而逼真地将再现了故都之秋的韵味.
  请注意,“色”“味”二字是贯穿《故都的秋》的内在线索.全文各段落层次的描述,都是以“色”“味”二字为着眼点,开头写故都之行的目的是为了领略北京秋天的色和味;两次写江南之秋,意在说明它的秋色浅、味淡;中间文章的主要部分,前一半描绘故都秋的浓烈,后一半议论故都秋味深.结尾写自己留恋故都秋天的浓色、深味.抓住了色、味二字,就探得了全文的内蕴.应该说,感情抒发至此已是淋漓尽致,该戛然而止了,然而作者情犹未尽,继而将感情陡然升华到令人意想不及的顶峰:“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夹叙夹议的手法,使秋意、人意迎面扑来,足以令不曾到过北国的人们愿不远千里一睹这故都之秋了!
  《故都的秋》的结构形式,犹如纺锤形状,总起开卷显示,分段写尽故都之秋的风姿、神韵,结尾妙笔收篇,突出题旨.

推荐名著

A股三巨头强强联手!中国电信从破发边缘猛然止损,投资者流下无规律的泪水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名单?申万巴黎新经济 申万巴黎新经济怎么看我现在还多少钱重工行业 中国重型机械行业现状与前景交银稳健基金 现在买交银施罗德基金可以吗?世界经济体排名 世界五大经济体分别是哪几个国家?农业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农业板块有什么公司对接一下资源呢?北方创业股票 请问北方创业股票走势怎么样?该如何操作?中金岭南股吧 中金岭南停牌黄金叶烟价格表 黄金叶香烟?苏宁老板 苏宁老板张近东为什么买国际米兰存单质押贷款 存单质押贷款的意义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