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诗文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原文、翻译及欣赏 正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原文、翻译及欣赏

作者:古文学  时间:2017-9-26 14:28:20  阅读:次  类别:诗文 唐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诗】深秋的八月狂风咆哮,卷走我小屋上的几层茅草。茅草被大风刮过江面落江郊:高的挂在树尖上,低的在池中水上飘。南村群童欺我老,当面抱走我的茅草。公开抱到竹林中,喊得我力竭声嘶没有效,只得归来拄着拐杖自己空气恼。一会风停云墨布,秋天的大地被灰暗的天空笼罩。布被多年凉如铁,孩子睡不安稳踢坏了被套。床上地下漏的没有干处,密密的雨点不停地下着。自从兵乱常常失眠,到处潮湿,等待天明实在难熬。怎样才能得到宽大的房屋,使普天下劳苦的读书人都能雀跃,刮风下雨都安好。呜呼,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那末就是我一个人房子破了挨淋受冻死也笑。

    【解析】这是一首历代传诵的写实诗,诗人借茅屋被秋风所破的遭遇,直接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体现了诗人所具有的理想情操。全诗可分四段。第一段五句,写狂风吹破茅屋的情形。诗的起句开门见山的交待了事情发生的时间背景:“八月秋高风怒号”,“怒”字是诗人把秋风拟人化,表现了秋风之猛烈。紧接着描述了秋风的破坏力:“卷我屋上三重茅”。之后,用了“渡、挂、沉”三个动词描写了茅草的去向。这一段的韵脚:“号、茅、郊、梢、坳”五个字,响亮而又确当,读起来如闻怒风咆哮,持续不断,如见茅屋摇摇欲坠,被风刮倒,造成了秋风的破坏力不可阻拦的气氛。第二段五句,写茅草被顽童抢走,诗人被侮之状,是前一段的发展和补充。屋上的“三重茅”,除一部分“洒江郊”外,另一部分被“南村群童”做“盗贼”抢走了。一个“公然”,一个“唇焦舌燥”写出了茅草无法收回的情况。“归来依仗自叹息”是因“我老无力”而无可耐何的具体写照。这句又是一、二段“我”的不幸遭遇的总结。“自叹息”意在言外,暗寓诗人的遭遇不仅来自于大自然,还来自于人,来自于社会。“老无力”无人同情帮助,连村童都可以公然欺侮,使诗的含义更加深刻,为结尾设下伏线。第三段八句,写全家人处于屋漏沾湿的艰难困境,伤夜雨侵迫之苦。此段的开头,诗人用精炼的笔触描摹渲染了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愁惨的心境。“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风在雨头,风定后黑云压城,那密集的雨点就要洒向秋天的大地。“俄顷”二字很自然地把本段与上两段钩联在一起了。作者一句一个镜头,一句一个情节的描绘,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之感。外面:“雨脚如麻未断绝。”屋内:布做的被子多年没洗象铁一样冰冷,却又被孩子蹬破了。而这样的苦难生活不止是一个雨夜,“自经丧乱”就已经开始了,到今日更是“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从自家屋破夜雨侵迫的遭遇推开去,引向战乱下的国家与百姓,自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第四段六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诗人从自身悲苦的生活体验中生发出了字字千钧的理想的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时”“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了诗人终生的理想与追求。千百年来,杜甫的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追求一直激荡着读者的心灵,并发生着积极的作用。

一家市值1100亿元的科技巨头的公司有意收购英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公司回应十城创投政策大PKVC/PE战火再起慢病药价格实现大幅下滑业内人士称仍需政策组合加大投入“稳增长”深化重点领域混改资管新规有序化解影子银行违规风险2019年积极稳妥落实新规79天完成整体实施计划财政部就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钱怎么花?如何减税?如何管理债务?2018年《全国总账》:收入超18万亿元,支出首次超22万亿元“马太效应”逐渐显现中小券商转型迫在眉睫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今年利润增速有望小幅放缓央行首次进行2575亿TMLF,专家称仍有降准空间银保监会揭露保险公司公司治理七大乱象将对问题保险公司采取分类监管措施